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采莲曲》
《采莲曲》全文
明 / 许赞   形式: 乐府曲辞  押[阳]韵

东塘水满飞鸳鸯,西塘柳暗鸣鹂黄。

短篙搊破绿波光,采莲船上袅红妆。

风摇翠袂藕丝裳,明眸皓齿歌声扬。

高楼羽扇白面郎,垂杨系马气非常。

盈盈一水隔参商,莺声渐杳过前塘,柳漫高楼心独伤。

(0)
鉴赏

这首《采莲曲》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江南水乡采莲图景。诗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采莲女的美丽与活力,以及周围环境的宁静与生机。

首句“东塘水满飞鸳鸯,西塘柳暗鸣鹂黄”,以“鸳鸯”和“鹂黄”作为意象,不仅渲染了水乡的和谐与生机,也暗示了爱情的美好。接着,“短篙搊破绿波光,采莲船上袅红妆”,通过“短篙”、“绿波光”和“红妆”的描绘,勾勒出一幅采莲女在碧波荡漾的湖面上轻舟划行,身着鲜艳服饰的生动画面,充满了生活气息和美感。

“风摇翠袂藕丝裳,明眸皓齿歌声扬”,进一步刻画了采莲女的外貌与气质,她们身着藕丝般的翠绿衣裳,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明眸皓齿,歌声悠扬,展现出一种自然与优雅并存的美。这种美的背后,是诗人对江南女子勤劳、纯朴品质的赞美。

“高楼羽扇白面郎,垂杨系马气非常”,转而描绘了一位英俊潇洒的男子,他站在高楼之上,手持羽扇,马儿在垂杨下静静地等待,其气度非凡,与采莲女构成了一幅和谐美好的画面,体现了古代文人对于理想伴侣的向往。

最后,“盈盈一水隔参商,莺声渐杳过前塘,柳漫高楼心独伤”,以“参商”比喻相隔两地的情侣,表达了对分离之苦的感慨。随着莺声远去,前塘的景色逐渐模糊,高楼上的男子心中充满了孤独与哀愁,这一转折增添了诗歌的情感深度,使得整首诗在展现江南美景的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离合的深刻思考。

综上所述,《采莲曲》不仅是一首描绘江南水乡美景的佳作,更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人性之美、自然之美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作者介绍

许赞
朝代:明

(1473—1548)明河南灵宝人,字廷美。许进子。弘治九年进士。嘉靖中历官刑部、户部、吏部尚书。时严嵩柄政,赞慑嵩不敢抗。二十三年,以嵩引荐,诏以本官兼文渊阁大学士参预机务。政事一决于嵩,无所可否。久之加少傅,以年老数乞休,忤帝,落职闲住。
猜你喜欢

煎粉·其三

吴筠徒说饼,未见粉香煎。

细杵舂云子,重罗糁雪绵。

南中稀食面,野外此登筵。

不用椒兰洒,糖霜已可怜。

(0)

老至·其一

老至贫逾甚,无营但昼眠。

瓶馀陶氏粟,杖少阮家钱。

妻子同饥渴,琴书欲弃捐。

黄花不肯放,留待酒如泉。

(0)

酒浊

绝与浑河似,絺巾漉不清。

白衣难再得,黄菊只空荣。

岁俭无香秫,人愁有宝筝。

搊弹当月夕,亦复一忘情。

(0)

寿郑母何太夫人兼呈令子太史·其二

百岁孙嵩母,吾今亦似君。

人言牲鼎好,不及玉堂芬。

无欲同朱萼,多才且白云。

郑家馀巨枣,食我肯相分。

(0)

送徐司业·其一

徐庾才华盛,相逢慰所思。

六朝名父子,一代好人师。

路指京华日,情牵海峤时。

自怜同越鸟,持赠只南枝。

(0)

题蒲涧帘泉宴坐图为朱君·其三

闻道漳河日,君为佐郡贤。

赋裁铜雀下,杯引玉鱼边。

未老身难隐,成童道已传。

千金方不少,内外葛洪篇。

(0)
诗词分类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诗人
丰稷 司马相如 李显 包融 花蕊夫人 杜琼 费祎 陈夔龙 戴明说 宋绶 蔡琰 钟离权 哥舒翰 冯小青 葛洪 王赞 韩熙载 田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