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春梦入铁桥西,缥缈飞云树欲齐。
几处断碑苔藓合,半空残塔紫烟迷。
丹崖碧涧宜真隐,玉树琼芝足品题。
我欲凌虚游八极,月明山馆忽闻鸡。
三春梦入铁桥西,缥缈飞云树欲齐。
几处断碑苔藓合,半空残塔紫烟迷。
丹崖碧涧宜真隐,玉树琼芝足品题。
我欲凌虚游八极,月明山馆忽闻鸡。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而幽静的山景图,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飞云峰的自然之美与隐逸之趣。
首联“三春梦入铁桥西,缥缈飞云树欲齐”,以梦境般的语言开篇,将读者带入一个虚幻与现实交织的境界。铁桥西,暗示了地点的特定性,而“缥缈飞云”则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仿佛置身于云雾缭绕的仙境之中。树欲齐,既是对树木高耸入云的描绘,也暗含着一种与天争高的豪情。
颔联“几处断碑苔藓合,半空残塔紫烟迷”,转而描写山中的遗迹与景象。断碑与苔藓,是时间流逝的见证,它们的存在让这幅画面增添了几分历史的厚重感。而半空中残存的古塔,在紫色烟雾中若隐若现,更添了几分神秘与沧桑。
颈联“丹崖碧涧宜真隐,玉树琼芝足品题”,进一步深化了主题。丹崖碧涧,是自然景观的极致之美,象征着真正的隐居之地。玉树琼芝,则是高洁之物,寓意着诗人对理想生活和精神追求的向往。这两句不仅描绘了环境的清幽与纯净,也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尾联“我欲凌虚游八极,月明山馆忽闻鸡”,以诗人的主观愿望收尾。诗人渴望超越凡尘,遨游于天地之间,但现实却是一声鸡鸣打破了宁静,将他拉回了人间。这一转折,既体现了诗人对自由与理想的向往,也暗示了现实与理想的矛盾与冲突。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飞云峰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自然美的欣赏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一颗璀璨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