坛上竹珊珊,秋风六七竿。
至今含雨色,长夏拂云寒。
神女金丝佩,仙翁锦箨冠。
建标应有待,曾此下青鸾。
坛上竹珊珊,秋风六七竿。
至今含雨色,长夏拂云寒。
神女金丝佩,仙翁锦箨冠。
建标应有待,曾此下青鸾。
这首明代诗人刘崧的《仙竹》描绘了一幅清雅脱俗的画面。首句“坛上竹珊珊”,以轻盈摇曳的竹子形象,暗示了仙竹生长在神圣的坛上,增添了神秘的气息。次句“秋风六七竿”则通过秋风中的竹影,展现了竹子在季节更迭中的坚韧与静美。
接下来,“至今含雨色”描绘了竹子即使在夏日长雨中也保持着翠绿,显示出其生命力的顽强和不屈。“长夏拂云寒”进一步渲染了竹子高洁的姿态,仿佛在夏日的云间轻轻拂过,带来清凉之意。
“神女金丝佩,仙翁锦箨冠”运用了象征手法,将竹子比作神女的金丝佩和仙翁的华丽头饰,赋予其超凡脱俗的意象,寓意竹子的尊贵和仙气。
最后两句“建标应有待,曾此下青鸾”表达了对竹子未来可能被赋予更高意义的期待,暗示它或许会引来吉祥之鸟——青鸾,增添了神秘和期待的氛围。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仙竹的细腻描绘,赞美了其坚韧、高洁和神秘的品质,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崇尚和对仙人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