缥缈层楼拂太清,上窥天宇下神京。
横分闲气三千客,回落晴光七十城。
日荡沧溟遥见影,云连清济去无声。
金泥玉检何年禅,为告中原久治平。
缥缈层楼拂太清,上窥天宇下神京。
横分闲气三千客,回落晴光七十城。
日荡沧溟遥见影,云连清济去无声。
金泥玉检何年禅,为告中原久治平。
这首诗描绘的是光岳楼的壮丽景象,以及诗人登楼远眺时的感慨。"缥缈层楼拂太清",形象地写出楼阁高耸入云,仿佛与天空融为一体。"上窥天宇下神京",表达了楼阁的地理位置之高,可以俯瞰京城的宏伟气象。
"横分闲气三千客,回落晴光七十城",运用夸张手法,形容楼阁周围清风徐来,带给游人宁静,同时晴光照耀七十座城市,展现出其广阔的视野和影响力。"日荡沧溟遥见影,云连清济去无声",通过日影在海面的荡漾和云彩无声地飘过黄河,描绘出一幅宁静而辽阔的画面。
最后两句"金泥玉检何年禅,为告中原久治平",诗人借古物"金泥玉检"寄托对历史的追思,希望以楼阁的壮观象征国家长久的太平盛世,表达出对和平繁荣的期盼和对历史安定的赞美。整体而言,这是一首寓情于景,寄意深远的咏史抒怀之作。
列飙逗高梧,浮云夜暗徂。
念此涉远道,风波良可虞。
持尊不能饮,揽辔出清都。
相顾各无语,握手重踟蹰。
徘徊歧路侧,横涕沾罗襦。
别晷一何促,愁思郁难舒。
悲风振林木,零雨散秋芜。
昨夜霜华重,红叶满征途。
从兹一分手,何日复牵裾。
努力各自勉,善保千金躯。
今春湖碧山萦绿,问字车来傍林麓。
丁令才欣化鹤归,剡溪又怅回舟速。
小病先徵挽句看,先生怀抱海天宽。
渊明歌与司空墓,旷达千秋鼎足观。
玉堂宴罢归山早,著书万卷传梨枣。
我是门墙听讲人,残膏剩馥沾多少。
几番鱼素逐江潮,知往莺花廿四桥。
春酒不曾辞酩酊,玄言方且赋逍遥。
才人物外多游戏,自云化蝶遥传示。
欲为今日眼前欢,预借他年身后事。
自有人间不朽文,下为河岳上卿云。
即今绛帐攀辕者,笔当戈挥返夕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