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花溪畔灌园翁,散步乘凉竹径通。
密叶檀栾清沁骨,繁枝黥削冷梳风。
娟娟鸾尾斜笼日,簇簇龙孙并结丛。
惆怅火云邀旱魃,雨声偏在绿阴中。
浣花溪畔灌园翁,散步乘凉竹径通。
密叶檀栾清沁骨,繁枝黥削冷梳风。
娟娟鸾尾斜笼日,簇簇龙孙并结丛。
惆怅火云邀旱魃,雨声偏在绿阴中。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翁在浣花溪畔的竹林中散步乘凉的场景,充满了自然与宁静之美。
首联“浣花溪畔灌园翁,散步乘凉竹径通”,开篇点明地点和人物,一位老翁在浣花溪畔的竹林小径上悠闲地散步,享受着夏日的清凉。
颔联“密叶檀栾清沁骨,繁枝黥削冷梳风”,进一步描绘了竹林的景象。密密的竹叶如同檀木般清雅,沁人心脾;繁茂的竹枝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如同梳理过后的头发,带来一丝丝凉意。
颈联“娟娟鸾尾斜笼日,簇簇龙孙并结丛”,继续展现竹林的细节美。鸾尾竹斜斜地遮挡着阳光,形成一片片光影交错的美景;而一丛丛新生的竹笋(龙孙)紧密地生长在一起,生机勃勃。
尾联“惆怅火云邀旱魃,雨声偏在绿阴中”,情感转折,表达了对炎热天气的无奈和对雨水的渴望。火云象征着酷热,旱魃是古代传说中的旱神,这里比喻持续的干旱;然而,当雨声在绿荫中响起时,却只能在心中默默期待,增添了几分淡淡的忧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竹林的静谧之美,以及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深深喜爱和对生活细节的敏锐观察。
理粲万象,孰妙孰徼。卓彼南山,目游心讨。
露气澄澈,净不容扫。瑟瑟风松,剪剪烟筱。
甘梦未觉,一声晨鸟。恐随宾送,岁月空老。
整冠危坐,抱膝自笑。天际飞鸿,健翮矫矫。
一念既彻,何远不到。我卷我书,岂其弗考。
万动纷起,万虑冥澡。斯物之格,斯理之奥。
随寓随得,靡间昏晓。云麓固夷,石壁非峭。
目在而察,炯炯独燎。有临泰华,或视以渺。
山岂不崇,乃见之小。扁亭者谁,有揭斯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