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藤阴。梦黄农上古,短发谢华簪。
云雁书愁,霜蛩咽冷,灯烬还觉烟沈。
才唱得、秋词入拍,又磅礴、羲帖仿来禽。
榆景催人,花楼伤客,时怯登临。
电泡吾生如寄,况鸡虫得失,何足关心。
无味咸酸,垂残筵席,莫非忧患相寻。
向平愿、楹书枉托,更何取、遗子满籯金。
借问蓬莱,几程几许云深。
古藤阴。梦黄农上古,短发谢华簪。
云雁书愁,霜蛩咽冷,灯烬还觉烟沈。
才唱得、秋词入拍,又磅礴、羲帖仿来禽。
榆景催人,花楼伤客,时怯登临。
电泡吾生如寄,况鸡虫得失,何足关心。
无味咸酸,垂残筵席,莫非忧患相寻。
向平愿、楹书枉托,更何取、遗子满籯金。
借问蓬莱,几程几许云深。
这首《一萼红·和白石》由清代诗人杨玉衔所作,其风格深沉,情感细腻,以古藤为意象,寓含人生哲理与情感抒发。
开篇“古藤阴”,以古藤象征着岁月的沧桑与生命的坚韧,营造出一种幽静而深邃的氛围。接下来“梦黄农上古,短发谢华簪”两句,通过梦境与现实的对比,表达了对古代生活的向往与对自身老去的感慨。云雁、霜蛩、灯烬等意象,进一步渲染了凄凉与寂寥的意境,同时也暗喻了人生的短暂与无常。
“电泡吾生如寄”一句,将生命比作转瞬即逝的泡沫,形象地描绘了人生的短暂与虚幻。接着“况鸡虫得失,何足关心”则表达了对世俗功利的淡漠态度,认为个人的得失在生命的长河中微不足道。
“无味咸酸,垂残筵席,莫非忧患相寻”三句,通过食物的味道比喻生活中的苦乐,强调了忧患伴随一生的主题。最后,“向平愿、楹书枉托,更何取、遗子满籯金”表达了对名利的否定,认为追求物质财富并不能带来真正的幸福,体现了诗人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
“借问蓬莱,几程几许云深”以蓬莱仙境为喻,表达了对理想世界的向往,同时也暗示了对现实的无奈与逃避。整首词以古藤为线索,贯穿了对生命、时间、得失、价值等多重主题的探讨,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与情感世界。
弥明才十三,别我已二年。
岂知乃死别,一去更不还。
汝母有万恨,我怀抱千冤。
小影宛如生,泪眼谁能看?
大错真铸铁,驱汝向天津。
读书本有毒,将毒与汝吞。
自从别汝后,好语常联翩。
时时寄手书,字体颇清端。
从姊学操琴,比姊尤熟闲。
绝怪绝好洁,不饰而自妍。
同学诸女伴,爱之如弟昆。
誇汝辄自喜,忆汝不忍言。
如何忽婴疾,宛转遂经旬。
遣仆虽往迓,刺促心摇魂。
恶电从天来,鬼刀截我肝。
从此与汝绝,回思深可怜。
我欲执汝手,汝手何从牵?
我于抚汝面,空想悲啼颜;
我欲拭汝泪,却觅衣上痕;
我于抱汝身,惟有三尺棺。
死生事则已,父女名空存。
向来千万念,念念皆伤恩。
东坡四十九,烦恼悟无根。
我何以乐天,悲哀念金銮。
《伤女惠二月九日卒于天津医院,暂厝望海寺》【清·郑孝胥】弥明才十三,别我已二年。岂知乃死别,一去更不还。汝母有万恨,我怀抱千冤。小影宛如生,泪眼谁能看?大错真铸铁,驱汝向天津。读书本有毒,将毒与汝吞。自从别汝后,好语常联翩。时时寄手书,字体颇清端。从姊学操琴,比姊尤熟闲。绝怪绝好洁,不饰而自妍。同学诸女伴,爱之如弟昆。誇汝辄自喜,忆汝不忍言。如何忽婴疾,宛转遂经旬。遣仆虽往迓,刺促心摇魂。恶电从天来,鬼刀截我肝。从此与汝绝,回思深可怜。我欲执汝手,汝手何从牵?我于抚汝面,空想悲啼颜;我欲拭汝泪,却觅衣上痕;我于抱汝身,惟有三尺棺。死生事则已,父女名空存。向来千万念,念念皆伤恩。东坡四十九,烦恼悟无根。我何以乐天,悲哀念金銮。
https://shici.929r.com/shici/qVz9Klruv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