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车广陌阴,极望散烦襟。
霞破天逾净,烟生树始深。
掺喧侵暝鼓,练急向寒砧。
却入颜生巷,穷栖似故林。
驱车广陌阴,极望散烦襟。
霞破天逾净,烟生树始深。
掺喧侵暝鼓,练急向寒砧。
却入颜生巷,穷栖似故林。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行者在傍晚时分驾车归来的情景,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和内心世界的抒情表达。开篇“驱车广陌阴”与“极望散烦襟”,展现了诗人在广阔的道路上驾车前行,同时也将目光投向远方,试图释放心中的烦恼。
接下来的“霞破天逾净,烟生树始深”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景象:晚霞映照着清澈的天空,而微薄的烟雾在树木间升腾,使得树木显得格外深邃。这些意象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平和。
“掺喧侵暝鼓,练急向寒砧”则让人感受到行者在傍晚时分加快脚步的紧迫感。这里,“掺喧”指的是马蹄声响,而“练急”则是驾车之人的鞭策,这些动态的描写传递出一种归家的急切心情。
最后两句“却入颜生巷,穷栖似故林”,诗人驾车进入了一条幽静的小巷,与“穷栖”一词相呼应,形容了居住在这里的宁静与孤独。同时,“似故林”则让人联想到一种久违而又熟悉的感觉,仿佛诗人找到了一个心灵的避风港。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行者归家过程的刻画,不仅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流露出了一种超脱尘世、返璞归真的哲思。
湖光明可鉴,山色净如沐。
閒心惬旧观,愁眼快奇瞩。
依然北窗下,凝尘满书簏。
访我乌皮几,拂我青毡褥。
荒哉赋远游,幸甚遂初服。
老红饯馀春,众绿自幽馥。
好风吹晚晴,斜照入疏竹。
兀坐胎息匀,不觉清梦熟。
慵妆酣酒夕阳浓,洗尽霜根看绮丛。
绿地团花红锦障,不知庭院有西风。
中宵雨声歇,好月满我屋。
开门四无人,老树立于独。
巡檐不成寐,送影过墙竹。
赏弄情未央,矮屋碍远目。
故山有层台,千里旷游瞩。
主人三年别,坐使万瓦覆。
鹏程本逍遥,蚁穴自羁束。
乾坤有兴废,岂必善者福。
是身且非我,而况土与木。
但听雍门弹,勿效孟尝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