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野望》
《野望》全文
宋 / 朱熹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登高立马瞰晴川,四面平林接暝烟。

东望不堪频极目,归心已度鸟飞前。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站在高处远眺的情景,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的思念之情。

首句“登高立马瞰晴川”,诗人站在高处,骑马远眺,眼前的景象一片晴朗,展现出开阔的视野和壮丽的自然风光。这里的“瞰”字生动地表现了诗人俯瞰大地的姿态,同时也暗示了他内心的开阔与自由。

次句“四面平林接暝烟”,描述了四周的景色。四面是平坦的树林,与远处的暮霭相接,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这句诗通过“接”字,将平林与暝烟巧妙地联系在一起,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统一。

第三句“东望不堪频极目”,诗人向东望去,景色令他难以自持,不断地伸长视线。这里的“不堪”二字,既表达了诗人对美景的深深喜爱,也流露出了一种无法抑制的情感冲动。

最后一句“归心已度鸟飞前”,诗人的心早已随着思绪飞翔,甚至超越了展翅高飞的鸟儿。这句话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将人的心境与自然界的生物进行比较,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渴望与向往,以及对远方的深切思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展现了诗人站在高处远眺时的内心世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远方的思念之情,情感丰富,意境深远。

作者介绍
朱熹

朱熹
朝代:宋   字:元晦   号:晦庵   籍贯:云谷老   生辰: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

朱熹(1130.9.15—1200.4.23),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受儒教祭祀。
猜你喜欢

子彦弟相寻至山左复同至潭上观岩溜·其二

岸阴一泓水,中有神物宅。

自送石龙归,至今迎不得。

(0)

西华望月和竹庭韵二首·其二

秋清深谷里,月照大江滨。

此夜同游客,当时远别人。

白发催年老,青灯照夜频。

陶皮如可问,游此欲寻真。

(0)

出雷阳初渡东洋沟

南出雷阳郭,东洋第一沟。

气蒸通海润,味苦杂潮流。

蜃垩涂舟遍,蒲茅覆屋稠。还闻?风起,飘卷到城楼。

(0)

送赵可立来北平省其兄可久参政却归处州

华省张离筵,骊驹陈苦词。

北风吹旷野,归雁何参差。

弟也怀故乡,兄以王事羁。

高秋一为别,霜露忽已滋。

驱车抗前旌,执手安得辞。

君看并蒂菂,不独连理枝。

眷言此持赠,以慰长相思。

(0)

蠡东别墅

篱落三秋景,柴扉一径通。

浩歌惊宿鸟,徐步听寒蛩。

橘柚霜前绿,芙蓉水际红。

无官真散逸,何必闷书空。

(0)

浣溪沙.即景

幸草犹馀几段残。烧痕斜插野鸡斑。

灰堆无数米家山。

双眼瞢腾疑梦觉,一天晴雨两阑珊。

不愁也索带愁看。

(0)
诗词分类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诗人
劳思光 金克木 夏承焘 施蛰存 蒋礼鸿 王揖唐 邓拓 夏仁虎 江亢虎 金启华 陈更新 陈子范 钱昌照 范烟桥 石凌鹤 吕思勉 陈炯明 俞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