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翠透衣襟,陂塘作业雨。
山山白云凝,如雪三尺许。
日色泛遥光,明丽媚村墅。
境清神亦寒,七月气不暑。
润禾农夫闲,驱牛出前浦。
病身就征途,萧洒忘所苦。
空翠透衣襟,陂塘作业雨。
山山白云凝,如雪三尺许。
日色泛遥光,明丽媚村墅。
境清神亦寒,七月气不暑。
润禾农夫闲,驱牛出前浦。
病身就征途,萧洒忘所苦。
这首诗描绘了雨后初晴,诗人从梅树园出发时所见的清新景象。首句“空翠透衣襟”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雨后空气的清新,仿佛翠绿的颜色穿透了衣物,直接触碰到了肌肤。接着,“陂塘作业雨”描绘了雨后陂塘中的水波与泥土的气息,充满了自然的生机。
“山山白云凝,如雪三尺许”一句,将山间的云雾比作堆积的白雪,形象地表现了云层的厚重与洁白,同时也暗示了雨后的凉爽与宁静。接下来,“日色泛遥光,明丽媚村墅”则转而描绘了阳光透过云层,照耀在村庄上的景象,使得整个画面更加明亮、温暖,充满了生活的气息。
“境清神亦寒,七月气不暑”表达了诗人对环境的深切感受,即使是在炎热的夏季,雨后的清新空气也让人感到心旷神怡,精神也为之振奋。最后,“润禾农夫闲,驱牛出前浦”描绘了农夫们在雨后湿润的土地上劳作的场景,他们悠闲地驱赶着牛群,前往水边,既体现了劳动的艰辛,也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雨后初晴的美丽景色以及人们在自然中的生活状态,传达了一种清新、宁静而又充满生命力的意境。
记开帘过酒,隔水悬灯,款语梅边。
未了清游兴,又飘然独去,何处山川。
淡风暗收榆荚,吹下沈郎钱。
叹客里光阴,消磨艳冶,都在尊前。留连。
殢人处,是镜曲窥莺,兰阜围泉。
醉拂珊瑚树,写百年幽恨,分付吟笺。
故乡几回飞梦,江雨夜凉船。
纵忘却归期,千山未必无杜鹃。
飕飕松风鸣,翳翳山景暮。
蝉声清有馀,荷香美无度。
幽人曳杖吟,事胜心独悟。
平生寡世念,正是惬襟素。
坐看北斗移,竹叶明月露。
夜久寂无人,佳眠不知曙。
月露晶英,融结做、秦宫块砾。
长殿后、一年芳事,十分秋色。
织女机边云锦烂,天台赋里晴霞赤。
恍女仙、空际驾翔鸾,来游息。装束晚,飘零急。
今不乐,空追惜。欠红牙按舞,朱弦调瑟。
岂是时无花鸟使,是他自择风霜国。
任落英、狼藉委苍苔,稀行迹。
一卷阴符,二石硬弓,百斤宝刀。更玉花骢喷,鸣鞭电抹,乌丝阑展,醉墨龙跳。牛角书生,虬髯豪客,谈笑皆堪折简招。依稀记,曾请缨系粤,草檄征辽。
当年目视云霄。谁信道凄凉今折腰。怅燕然未勒,南归草草,长安不见,北望迢迢。老去胸中,有些磊块,歌罢犹须著酒浇。休休也,但帽边鬓改,镜里颜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