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晚秋宿裴员外寺院》
《晚秋宿裴员外寺院》全文
唐 / 耿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仲言多丽藻,晚水独芙蓉。

梁苑仍秋过,仁祠又夜逢。

回林通暗竹,去雨带寒钟。

愿向空门里,修持比昼龙。

(0)
注释
仲言:指某人言辞华丽。
晚水:夜晚的水面。
梁苑:古代宫殿园林,此处代指宫苑。
仁祠:祭祀仁德之人的祠庙。
回林:环绕的树林。
暗竹:幽暗的竹林。
空门:佛教用语,指僧尼所居之处,也指佛教。
昼龙:比喻日夜精进修行的人。
翻译
仲言富有华丽的文采,夜晚的水面像独自绽放的芙蓉。
秋天再次经过梁苑,夜晚又来到仁祠前。
回荡在树林中的声音穿透暗竹,雨后带着寒冷的钟声。
我希望能进入空门,如白日修炼的龙一般精进修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夜宿古寺的静谧图景。开篇“仲言多丽藻,晚水独芙蓉”两句,通过对花卉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幽美而孤独的氛围。“仲言”指的是花语,可能是指秋天的菊花或其他植物,“丽藻”则形容其繁茂多彩,而“晚水独芙蓉”则是一幅水边独自开放的荷花图画,突出了夜深人静中自然界的宁静与美丽。

诗人的情感在“梁苑仍秋过,仁祠又夜逢”两句中逐渐展开。“梁苑”可能是指寺院中的某个场所,或是一种修行者的聚集之地,“秋过”则表明季节的更迭,而“仁祠”一词,常与佛教礼仪相关联,这里应指的是寺院内的一处供奉神灵或佛祖的地方。夜晚再次来到这里,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信仰的追求和心灵的寄托。

接下来的“回林通暗竹,去雨带寒钟”两句,则描绘了一种更为深远和超脱的意境。“回林”可能是指寺院周围的山林,“通暗竹”则表现了夜色中的宁静与生机,而“去雨带寒钟”则透露出雨后的清冷以及寺院中钟声的肃穆,这些声音在夜晚显得格外凄清。

最后,“愿向空门里,修持比昼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精神修为的渴望。“空门”或许是指寺院中的禅房,而“修持比昼龙”则是在夜晚也像白天一样地努力修行,以求达到高深的佛法境界。

整首诗通过对秋夜寺院景象的细腻描绘,传达了诗人对于精神世界的追求和向往,以及在自然与宗教氛围中寻找心灵安宁的愿望。

作者介绍

耿湋
朝代:唐   字:洪源   籍贯:河东(今属山西)

耿湋 [唐] (约公元七六三年前后在世),字洪源,河东(今属山西)人,唐代诗人。生卒年及生平均不详,约公元七六三年前后在世,大历十才子之一。登宝应元年进士第,官右拾遗。工诗,与钱起、卢纶、司空曙诸人齐名。湋诗不深琢削,而风格自胜。集三卷,今编诗二卷。 
猜你喜欢

桃源忆故人·野亭问柳今朝试

野亭问柳今朝试。
更访小园开未。
月下山横空际。
两两修眉对。
骚人对此增高致。
意入笔端清邃。
投分周郎心醉。
真解消人意。

(0)

和裘父见赠二首

平生传业志诗书,常耻朱门炫绮襦。
作意文场旋阁笔,强颜宦路亦分符。
骎骎春意回平野,戛戛篮舆入画图。
但恐相思劳小阮,想从烟际望重湖。

(0)

昔先君子与司直兄相知文字间诸孤悬隔各未相

传业县知臭味同,许时踪迹马牛风。
莫夸今夕为何夕,不见吾翁对若翁。
道旧几惊心欲折,问年俱恨鬓成蓬。
只应饱学非同调,满箧新诗字字工。

(0)

檐卜林

可人浓翠护微黄,宝树森森自看行。
居士饭余无一事,坐来还印寂然香。

(0)

赵有翼招同社同游次韵

总道无情却有情,撩人幽事不胜清。
拟同搔仆从长吉,不遣橘奴觅李衡。
四山浓淡要题品,百卉后先宜按行。
登览不忧风雨迫,挥戈须驻日西倾。

(0)

水调歌头·春意满南国

春意满南国,花动雪明楼。
千坊万井,此时灯火隘追游。
十里寒星相照,一轮明月斜挂,缥缈映红球。
共嬉不禁夜,光彩遍飞浮。
艳神仙,轰鼓吹,引遨头。
文章太守,此时宾从敌应刘。
回首升平旧事,未减当年风月,一醉为君酬。
明日朝天去,空复想风流。

(0)
诗词分类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郑真 王渐逵 曾丰 石宝 王圭 徐庸 李流谦 凌云翰 贝琼 强至 程公许 孙一元 欧必元 李昱 苏葵 林弼 郭印 区越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