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燕城元宵·其一》
《燕城元宵·其一》全文
明 / 区越   形式: 七言律诗

南街灯影北街红,正月天和二月融。

九野不霾星历历,五云长在月胧胧。

稚儿火吐篱边菊,甲第鳌移海上峰。

欲拂霜须逐年少,只应无力倩东风。

(0)
翻译
南街上灯火辉煌,北街上映照着红色的光芒,正月的天气温暖如二月。
广阔的田野上没有雾霾,星星清晰可见,五彩祥云笼罩在朦胧的月色中。
孩子们点燃篱笆边的菊花,富贵人家的宅第像海中的山峰般矗立。
想要扫去霜雪,只有依靠年轻人的力量,或许只能求助于春风。
注释
南街:指城市的街道。
灯影:灯光的投影。
红:红色的光芒。
九野:广阔无垠的田野。
霾:雾霾。
星历历:星星清晰可见。
稚儿:幼小的孩子。
火吐:点燃。
篱边菊:篱笆旁的菊花。
甲第:贵族或显赫人家的宅第。
鳌移:比喻宅第高大。
海上峰:形容宅第像海中的山峰。
拂霜:扫除霜雪。
逐年少:依靠年轻人的力量。
东风:春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一个生动的夜景,南街和北街的灯影与鲜红的色彩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热闹非凡的节日氛围。"正月天和二月融"则是在说新春佳节的气息已经渗透进了整个自然界,连续的好天气让人们的心情也随之舒畅。

接下来的两句"九野不霾星历历,五云长在月胧胧"描绘的是夜空中繁星点点,不被阴霾所遮蔽,而那淡淡的云朵也似乎永远徘徊在明亮的月光之下。诗人通过这两句传达了一个清朗而宁静的夜晚景象。

"稚儿火吐篱边菊,甲第鳌移海上峰"中的"稚儿"指的是年幼的孩子们,而"火吐篱边菊"则是他们在寒冷中靠近火堆取暖,同时也看到室外篱笆旁盛开的菊花。"甲第鳌移海上峰"可能是在比喻某种超凡脱俗或者强大不屈的境界,像是一只雄鹰飞跃于高山之巅。

最后两句"欲拂霜须逐年少, 只应无力倩东风"则是诗人表达了对青春和力量的一种渴望。"欲拂霜"意味着希望能够驱散岁月带来的苍老,而"只应无力倩东风"则是在说尽管内心的愿望无法如愿以偿,但也只能在无力的状态下随波逐流,任凭命运的东风所至。

整首诗通过对节日夜景的细腻描绘,以及对时间流逝与青春力量的一种感慨,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力。

作者介绍

区越
朝代:明

区越(一四六八—一五五四),字文广,号西屏。新会人。尝从学于白沙陈献章。明孝宗弘治十八年(一五〇五)进士。历官浙江嘉善县令,户部主事、知建宁宁国府、浙江副使、江西左参政。年八十七卒。有《西屏集》行世。明万历《广东通志》卷二四、清乾隆《广州府志》卷三四、清乾隆《新会县志》卷九有传。区越《西屏集》十卷,前五卷为诗,馀者为文。
猜你喜欢

绝句

灞陵桥下水潺湲,人影离披夕照间。

来往总怜车马好,西风破帽独南还。

(0)

晦日稍次山谷

清溪殊险豁,石濑何淙淙。

寻源竟莫测,又复上几重。

行处众壑尽,望中天影空。

于焉倏含景,水木相玲珑。

湿翠翳巾舄,片云起西峰。

忽忽洞深杳,大圆变溟濛。

飞湍逗日月,急雨随蛟龙。

洗心投白鸟,息见期青松。

愿因紫霞秘,永谐鸾鹤踪。

(0)

秦家小慧

小小持金镜,随妆日几回。

春光能自媚,飞燕莫相猜。

香径缘花扫,寒窗候月开。

长陪云雨态,学梦楚阳台。

(0)

赠张颍州

迢递浮淮泗,凄凉过颍州。

水阴孤馆夕,草色半城秋。

才薄惭王事,吟多惜宦游。

不逢张太守,那得暂相留。

(0)

济南寄孙仲衍

南园虚夜月,风景罢登临。

巩洛成尘迹,青齐入苦吟。

升沈凋壮节,匡济负初心。

薄宦容身得,宁辞雪满簪。

(0)

送翰林宋先生致仕归金华二十五首·其五

千载班扬亚六经,先生高步续芳声。

高丽日本朝王使,长向仙班问姓名。

(0)
诗词分类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诗人
方苞 班固 刘仙伦 顾恺之 王易简 李邕 欧阳询 陶弘景 宋玉 滕斌 潘良贵 刘彻 王鼎 冯惟讷 程元凤 孙绰 顾景星 丘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