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升堂颂古五十二首·其十八》
《升堂颂古五十二首·其十八》全文
宋 / 释怀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空王殿子几经秋,日晒风吹古路头。

莫怪今朝聊点破,恐人一向外边修。

(0)
鉴赏

这首诗以禅宗的视角,描绘了对修行者内心世界的深刻洞察。"空王殿子几经秋",开篇即以“空王殿”为背景,象征着修行者的内心世界,经历了多个秋天的更迭,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修行的持久性。"日晒风吹古路头",进一步描述了修行之路的艰难与漫长,阳光与风雨象征着修行过程中所面临的种种考验和挑战。

"莫怪今朝聊点破",诗人在此处似乎在对读者或修行者发出一种安慰与理解,表明今日的点破并非偶然,而是对过往经历的一种回顾与反思。"恐人一向外边修",则表达了对修行者过于执着于外在形式而非内在精神修炼的担忧,强调了真正的修行在于内心的觉醒与净化,而不仅仅是外在行为的模仿或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与生活哲理的结合,传达了禅宗中关于修行、悟道与自我超越的核心理念,鼓励人们在面对生活的风霜雨雪时,保持内心的平静与清明,从日常琐事中体悟宇宙真理,最终达到心灵的升华。

作者介绍

释怀深
朝代:宋   号:慈受   籍贯:寿春六安(今属安徽)

释怀深(一○七七~一一三二),号慈受,俗姓夏,寿春六安(今属安徽)人。年十四祝发受戒。公四年,访道方外。徽宗崇宁初,往嘉禾依净照于资圣寺悟法。政和初,出住仪真资福寺。三年(一一一三),先后居镇江府焦山寺、真州长芦寺。七年,居建康府蒋山寺。钦宗靖康间住灵岩尧峰院(《中吴纪闻》卷六)。高宗绍兴二年卒,年五十六。为青原下十三世,长芦崇信禅师法嗣。事见《慈受怀深禅师广录》,《嘉泰普灯录》卷九、《五灯会元》卷六有传。
猜你喜欢

秋山对雨有怀陈氏兄弟赋诗三韵而陈书适至遂成一律却寄

风吹岫云合,细雨一丝丝。

天欲深秋色,怀人属此时。

大江流竟下,芳草怨凄其。

适报三千里,投书慰别离。

(0)

过山寺听僧说金刚经义

云迥双林近,沙寒细路移。

蛟龙秋竞起,虫豸晚犹啼。

一语清尘却,经时落日低。

是心何所住,流水自东西。

(0)

汉隶十帖歌寄陈不其

学书所贵探原始,熟精汉隶不其氏。

握虚浑噩真气行,折波收缩中锋是。

当时篆籀循古文,后来变隶变八分。

毁繁就约势莫遏,政如天运承冬春。

秦吏程邈创此格,中郎能事称绝伦。

臣有古癖期临摹,陈子不秘灵蛇珠。

史晨后碑首相赠,风骨古雅启坦涂。

继购八帖皆古拓,奏铭回翔殊合法。

杂华镂采纷馺还,百石卒史尤孤超。

云幢海若凌朝潮,百灵齐肃衣冠朝。

字裁盈寸曰孔彪,遒媚秀整初不媮。

惟三礼器出瘦硬,左飞右飞点画正。

倒悬石笋横流穿,屹立髯松山雪盛。

最遭剥蚀闻礼碑,朴拙钟鼎仪型垂。

孔宙碑阴亦有致,正碑余复新罗至。

雄强体势二寸弱,圆兼乙瑛瘦礼器,神鸾高鶱龙马驶。

宝玉五瑴呵神灵,怪底敝簏光怪生,对之老骨秋峥嵘。

纸残笔秃池水墨,累月学之犹不成,让子千秋绝艺名。

(0)

雨后观倒影潭

每爱空潭水,匉訇出郁盘。

喧流能入静,躁势转增寒。

未失和柔性,谁穷激怒端。

乾坤夷险事,云外侧身看。

(0)

雪夜同藏上人宿云公房

车马各有归,累累独焉寄。

重阴逼短景,庄馗凛寒吹。

纡步造荒寂,稍稍林鸟萃。

兰若不受喧,琉璃莹昏翳。

云公白业者,慧珠方内閟。

握手各欢然,龛灯照心契。

诗写秋冰清,雪杂软语细。

严警谢远柝,孤僧宣夜呗。

境远浮沤轻,理足弊屣赘。

止托良自已,于焉增叹喟。

(0)

十二乐秋辞·其六

奚肩壶卢客戴笠,蹇驴轻快风习习,云卷波流迹谁蹑。

青溪蒙茸石崭岩,北山之北南山南。

(0)
诗词分类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诗人
殷奎 王洪 李江 柯九思 王时翔 俞德邻 王绅 区怀年 薛始亨 释宗杲 金武祥 张方平 区怀瑞 丁澎 宋登春 韩邦奇 高濂 郑用锡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