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汉隶十帖歌寄陈不其》
《汉隶十帖歌寄陈不其》全文
清 / 李锴   形式: 古风

学书所贵探原始,熟精汉隶不其氏。

握虚浑噩真气行,折波收缩中锋是。

当时篆籀循古文,后来变隶变八分。

毁繁就约势莫遏,政如天运承冬春。

秦吏程邈创此格,中郎能事称绝伦。

臣有古癖期临摹,陈子不秘灵蛇珠。

史晨后碑首相赠,风骨古雅启坦涂。

继购八帖皆古拓,奏铭回翔殊合法。

杂华镂采纷馺还,百石卒史尤孤超。

云幢海若凌朝潮,百灵齐肃衣冠朝。

字裁盈寸曰孔彪,遒媚秀整初不媮。

惟三礼器出瘦硬,左飞右飞点画正。

倒悬石笋横流穿,屹立髯松山雪盛。

最遭剥蚀闻礼碑,朴拙钟鼎仪型垂。

孔宙碑阴亦有致,正碑余复新罗至。

雄强体势二寸弱,圆兼乙瑛瘦礼器,神鸾高鶱龙马驶。

宝玉五瑴呵神灵,怪底敝簏光怪生,对之老骨秋峥嵘。

纸残笔秃池水墨,累月学之犹不成,让子千秋绝艺名。

(0)
鉴赏

这首《汉隶十帖歌寄陈不其》由清代诗人李锴创作,是一首赞美汉隶书法艺术的长篇歌行体诗。诗中详细描绘了汉隶书法从原始到成熟的发展过程,以及不同风格的代表作品,如《史晨后碑》、《八分帖》、《孔彪碑》、《三礼器》等,展现了汉隶书法的多样性和独特魅力。

诗的开篇即强调了学习书法应深入探究其根源,从汉隶开始,掌握其精髓。接着,诗人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具体的描述,展现了汉隶书法从篆籀到隶书的演变过程,以及这一过程中书法风格的转变和创新。秦朝程邈的隶书创新,被赞誉为绝伦之能事,体现了汉隶书法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诗中还提到了多幅著名碑帖,如《史晨后碑》、《八分帖》、《孔彪碑》等,这些作品不仅展示了汉隶书法的艺术价值,也反映了书法与历史、文化的紧密联系。诗人特别赞赏《孔彪碑》的遒媚秀整,《三礼器》的瘦硬有力,《孔宙碑阴》的独特韵味,《正碑余复新罗至》的雄强体势,以及《宝玉五瑴》的神韵与灵性。

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对汉隶书法艺术的深深敬仰之情,尽管自己未能完全掌握这门绝技,但仍然愿意学习并传承下去,希望后代能够继续发扬光大。整首诗不仅是一次对汉隶书法的深度鉴赏,也是对传统文化精神的致敬与传承。

作者介绍

李锴
朝代:清

(1686—1755)清汉军正黄旗人,字铁君,号眉生,又号豸青山人、幽求子、焦明子。李辉祖子。尝充笔帖式,旋弃去。乾隆元年举鸿博,未中选。以岳丈大学士索额图声势煊赫,避去,隐于盘山豸峰下。诗亦脱俗,而刻意求高,不免有斧凿处。有《睫巢集》、《尚史》等。
猜你喜欢

喜迁莺令.花朝

挑菜节,百花妍。蜂蝶斗翩翩。来回旋舞画檐边。

补衬艳阳天。闲庭院,春如线。为著芳菲留恋。

红轮斜坠月娟娟。依约到芳年。

(0)

百字令.别感

娇柔懒起,正飞花如雪,江南春老。

记得邻家诸女伴,争绣踏青鞋小。

梅雨淹魂,梨云殢梦,怯换轻罗袄。

东风无赖,卷帘惊堕啼鸟。

怎奈好事将阑,韶华暗度,离恨知多少。

绿树成阴莺燕瘦,絮果兰因潦草。

肠断长亭,魂消别浦,来岁归须早。

闲愁脉脉,落红平砌休扫。

(0)

鹧鸪天.一枝盦

月满中庭露气浮。一枝初白小山幽。

證来金粟前身幻,按到霓裳旧拍愁。

香暗惹,梦迟留。绛霄人影淡于秋。

拈花且说闲中偈,供养诗盦得似不。

(0)

水龙吟.题陈龙岩韬龙岩弟四图

数间野屋临秋水,只有闲鸥相识。

烟霞伴侣,琴樽对仗,此庐新葺。

幽意萧萧,红蕉露泻,碧梧阴直。

正风帘乍卷,海蟾飞上,湖光冷、摇虚白。

堕地渔樵堪适。笑吴侬、莼鲈偏忆。

牙签玉轴,百城自拥,丹铅细核。

梦里家山,龙眠岩屋,几曾忘得。

向故人寄语,被云留住,作西泠客。

(0)

醉桃花.田家

村醅肯费赁春钱。农夫几日闲。许多野雀啄空田。

斜阳笠影偏。逢父老,话丰年。桃源别有天。

人家一簇小桥边。鸡豚聚晚烟。

(0)

临江仙.正月八日游海龙寺

人日初过诗思发,草堂佳句争妍。

试灯风信逗花前。蛮乡时节,换游赏,擘吟笺。

兰若偶来成小憩,竹炉苦茗初煎。

松间一杵磬声圆。上方清梵,寂花雨,散诸天。

(0)
诗词分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诗人
乐婉 法照 高允 涂瑞 张齐贤 髡残 王镕 金人瑞 叶衡 狄仁杰 李旦 刘几 陈昌齐 惟俨 凌廷堪 任伯雨 西鄙人 虞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