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钱申仲大夫索四亭诗各赋一首.白云亭》
《钱申仲大夫索四亭诗各赋一首.白云亭》全文
宋 / 周紫芝   形式: 古风

登临思昔人,有意在山麓。

举首瞻孤云,怅怀思宰木。

云亦初何心,意乃自感触。

人生风木念,此念何由足。

忽忽不可留,悠悠空满目。

愿言结斯庐,聊用慰幽独。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周紫芝为钱申仲大夫所作的《白云亭》四亭诗之一,通过描绘登高远眺的情景,表达了对过往人物的怀念与感慨,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欣赏。

首句“登临思昔人”,点明了诗人站在高处,回想起往昔的人物,流露出一种深深的怀念之情。接着,“有意在山麓”一句,似乎在说诗人的心意,仿佛他有意停留在山脚,不愿离去,暗示着对山间景色的喜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举首瞻孤云,怅怀思宰木”两句,诗人抬头望见孤独的白云,心中不禁生出无限的感慨,思念起那些曾经在山中生活的人或事。这里的“宰木”可能是指山中的树木,也可能是象征着逝去的时光和生命。诗人通过“孤云”和“宰木”的形象,表达了对时间流逝、人事变迁的深深感慨。

接下来,“云亦初何心,意乃自感触”两句,诗人将情感投射到云上,提出疑问:云最初是否有特定的情感?实际上,云的变化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情绪波动,云的“感触”正是诗人情感的外化。这种手法展现了诗人敏锐的情感体验和对自然现象的深刻理解。

“人生风木念,此念何由足”两句,诗人将自己与自然界中的树木相比,表达了对生命短暂、岁月无情的感慨。这里的“风木念”指的是树木随风摇曳,象征着生命的脆弱和无常。诗人追问这种感慨从何而来,又如何能够满足,体现了他对生命意义的深思。

最后,“忽忽不可留,悠悠空满目”两句,描述了诗人思绪飘忽不定,无法停留,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一切。这既是对自然景象的描写,也是对内心情感的抒发,表现了诗人面对复杂情感时的无奈与迷茫。

“愿言结斯庐,聊用慰幽独”两句,表达了诗人希望在山中建造一座小屋,以此来慰藉内心的孤独。这里的小屋不仅是物质上的居所,更是心灵的避风港,寄托了诗人寻求精神归宿的愿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对过往人物的怀念、对生命意义的思考,以及对内心孤独的慰藉,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的作品。

作者介绍
周紫芝

周紫芝
朝代:宋   字:少隐   号:竹坡居士   籍贯:宣城(今安徽宣州市)   生辰:1082-1155

周紫芝(1082-1155年),字少隐,号竹坡居士,宣城(今安徽宣城市)人,南宋文学家。宋高宗绍兴十二年,中进士。十五年,为礼、兵部架阁文字。十七年(1147),为右迪功郎敕令所删定官,历任枢密院编修官、右司员外郎。二十一年(1151),出知兴国军(治今湖北阳新),后退隐庐山。交游人物主要有李之仪、吕好问、吕本中、葛立方以及秦桧等,曾向秦桧父子献谀诗。约卒于绍兴末年。
猜你喜欢

和王典簿韵

佩声徐步上瑶池,高阁稀闻昼漏迟。

馀腊都从爆竹去,先春又报早梅知。

九重日月悬双阙,千载风云庆一时。

盛世唐虞今复见,赓歌才罢又赓诗。

(0)

题陈国光拙斋

濂溪先生作拙赋,草阁道人作拙诗。

已无巧语为君赠,谩对幽斋劳我思。

牺牲文绣鼎俎用,樗材拥肿斤斧遗。

浊醪粗饭且安分,高车驷马将何之。

(0)

十一月二十日夜陪我公校阅所抄唐人绝句诗因拟作五首奉献·其五

虎帐螭头鼎,犀床雁足灯。

韔弓收夜月,诗砚得春冰。

(0)

是夜蒙公相寄示三首因用韵以成·其一

云头鹤背碧迢迢,仙子飘然不受招。

直入银河秋水去,好风明月是轻桡。

(0)

邵伯镇龙王庙

夜合花香槐子肥,庙门人集祭龙妃。

灵风洒面云旗湿,知是朝来行雨归。

(0)

留别钱塘友人戴钱二公

每向天涯共忆君,及归来日又离群。

故人暂得从头数,好句须留会面闻。

西子湖边灯照月,李陵台下雪如云。

一身万里寻常事,塞北江南几夕曛。

(0)
诗词分类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诗人
徐特立 陈逸云 贾景德 司马迁 王昭君 扬雄 晁错 班昭 刘恒 刘秀 甄氏 祢衡 刘启 邹阳 班彪 路温舒 戴圣 向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