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爱空潭水,匉訇出郁盘。
喧流能入静,躁势转增寒。
未失和柔性,谁穷激怒端。
乾坤夷险事,云外侧身看。
每爱空潭水,匉訇出郁盘。
喧流能入静,躁势转增寒。
未失和柔性,谁穷激怒端。
乾坤夷险事,云外侧身看。
这首诗描绘了雨后观倒影潭的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水的动态与静态之美,以及其对人心境的影响。
首句“每爱空潭水”,开篇即表达了诗人对潭水的喜爱之情,潭水在诗人的内心占据着特殊的地位。接着,“匉訇出郁盘”一句,运用拟声词“匉訇”形象地描绘了水流的声音,仿佛是潭水在深沉中涌动,展现出一种内敛而有力的动态美。“喧流能入静,躁势转增寒”则进一步对比了喧闹的流水与宁静的潭水之间的关系,流水的喧嚣反而让潭水显得更加宁静,而这种宁静又使得周围的氛围变得更加寒冷,暗示了内心的平静能够带来外部环境的改变。
“未失和柔性,谁穷激怒端”两句,诗人通过对比,强调了潭水的柔和与内在的平和,同时也提出了一个疑问:是什么力量能够让潭水激怒?这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思考,也是对人心态的探讨,暗示了外界的刺激如何影响人的情绪和行为。
最后,“乾坤夷险事,云外侧身看”一句,诗人将视角提升至更高层面,从天地间的起伏变化中寻找平衡与和谐,表达了对宇宙万物深刻理解后的超然态度。站在云端之外,以旁观者的角度审视世间的一切,体现了诗人超越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境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雨后潭水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动态之美,同时也蕴含了对人性、社会和宇宙哲理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洞察力。
旋烧香鸭剔银缸,风捲银蟾上矮窗。
诗癖苦无奇药疗,睡魔赖有建茶降。
回环蛙部疑成两,接续蝉笙不计双。
好友相看宁惜夜,满怀秋思浩如江。
舍南舍北皆种桃,东风一吹数尺高。
枝柯蔫绵花烂熳,美锦千两敷亭皋。
晴沟涨春绿周遭,俯视红影移渔舠。
山前邂逅武陵客,水际彷佛秦人逃。
攀条弄芳畏晼晚,已见黍雪盘中毛。
仙人爱杏令虎守,百年终属樵苏手。
我衰此果复易朽,虫来食根那得久。
瑶池绀绝谁见有,更值花时且追酒。
君能酩酊相随否。
薄饭午不羹,空炉夜无炭。
寥寥日避席,烈烈风欺幔。
谓予勿恶此,何为向子叹。
长年客尘沙,无妇助亲爨。
寒暄慰白首,我弟才将冠。
邅回岁又晚,想见淮湖漫。
古人一日养,不以三公换。
田园在戮力,且欲归锄灌。
行矣子诚然,光阴未宜玩。
负米力有馀,能无读书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