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岭最高处,桐轩临水开。
晚晴东北望,直见郁孤台。
郴岭最高处,桐轩临水开。
晚晴东北望,直见郁孤台。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站在郴岭之巅,桐轩临水而建的独特景象。在傍晚晴朗的时刻,向东北方眺望,能够清晰地看见郁孤台的身影。整首诗简洁明快,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山水美景的深深喜爱与感慨。"郴岭最高处,桐轩临水开",开篇即点明地点与环境,高耸的郴岭,临水的桐轩,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开阔的氛围。"晚晴东北望,直见郁孤台",傍晚时分的晴朗天空,使得视野更为开阔,诗人得以远眺郁孤台,这一细节不仅丰富了画面感,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整体而言,这首诗以景入情,情景交融,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忆昨君有行,飘飘气欲仙。
去作苏门啸,不觉晚岁年。
云采照高秋,盟言尚无愆。
远音传征鸿,俄乃栖冷泉。
北山有野鹤,长唳声闻天。
高人游华胥,岂不惊昼眠。
囊中宝苑书,香翰徒联翩。
安得九灵光,晔晔飞我前。
青青冢上木,夭矫摩太虚。
日夜之所息,雨露之所濡。
其来至高曾,奚啻五世储。
伟哉廊庙材,而受斤斧屠。
其间钟异质,形气与众殊。
小者近十围,大者百尺躯。
九苞凤可巢,千载苓可锄。
难以刀锯加,俾与玉石俱。
留为龙鸾种,要产驹与雏。
咨汝二十二,结交犹朋徒。
共期松乔寿,以卫龙虎区。
子孙其保之,慎勿使剪除。
毋效发冢儒,假辞取珠襦。
群柏既就歼,所存能几馀。
时哉能得已,涕泣而长吁。
天心本至仁,生意岂有息。
粤从书夏五,甘霔绝点滴。
凉风自西来,时送中夜湿。
田腹泯龟文,屋角挂龙骨。
我稷与我黍,实颖而实栗。
屡丰固难望,一饱或可必。
岂惟曾孙庾,如坻亦如栉。
滞穗不敛穧,可续穷民食。
但虞耗鼠雀,尤恐资螟螣。
愿减汉民租,少裕东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