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答元八遗纱帽》
《答元八遗纱帽》全文
唐 / 张籍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黑纱方帽君边得,称对山前坐竹床。

唯恐被人偷剪样,不曾闲戴出书堂。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yuánshāmào
táng / zhāng

hēishāfāngmàojūnbiānchēngduìshānqiánzuòzhúchuáng

wéikǒngbèiréntōujiǎnyàngcéngxiándàichūshūtáng

翻译
戴着黑色面纱的你坐在竹床上,靠近山前。
你小心翼翼地怕别人模仿你的装扮,从不随意在书房外戴它。
注释
黑纱:指面纱,遮掩面部。
方帽:方形帽子,可能是学士帽或某种特定的头饰。
君边得:形容人物优雅地坐着。
称对:合适,相配。
山前:可能是指室外的自然环境。
坐竹床:坐在竹编的床或椅子上。
唯恐:非常担心。
偷剪样:偷偷模仿或复制你的装扮。
不曾:从未。
闲戴:随意佩戴。
出书堂:离开书房,去其他地方。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籍的作品,名为《答元八遗纱帽》。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赠送的一顶黑纱方帽珍视有加,生怕别人模仿或偷剪其样式,因此平时并不轻易戴出。这样的情感表露,既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重,也透露出其个性中的细腻与慎重。

首句“黑纱方帽君边得”描绘了朋友赠送的帽子之美,字里行间流露出喜悦之情。接着“称对山前坐竹床”则是诗人在自然环境中静坐,享受着这份宁静与孤独,同时也是一种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第三句“唯恐被人偷剪样”表达了诗人对于帽子可能遭到仿制或损害的担忧,这里的“偷剪”二字,既形象地传递出一种小心翼翼的保护心理,也反映出了当时社会中模仿与盗用他人创意的现象。

末句“不曾闲戴出书堂”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的珍爱之情。这里的“书堂”很可能是指诗人常去的地方,或者是其学习、工作的场所。而“不曾闲戴”,则意味着诗人对这顶帽子的珍视非凡,即便是在日常出入这些熟悉的地方,也不会轻易地佩戴它,以防损坏或被他人注意。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具体物品的情感寄托,展现了诗人细腻的内心世界以及对友情与美好事物的珍视之情。

作者介绍
张籍

张籍
朝代:唐   字:文昌   籍贯: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   生辰:约767~约830

张籍(约766年—约830年),字文昌,唐代诗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汉族,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为韩门大弟子,其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代表作有《秋思》、《节妇吟》、《野老歌》等。
猜你喜欢

兰阳杂咏八首

此去汪洋接太空,传言万水尽朝宗。

台阳琅峤难南渡,浙海舟山尚北通。

乌石潮生归艇月,龟峰云起列屏风。

蔡牵败退朱濆走,安土无忘击贼功。

(0)

兰阳八景

水流天外海孤悬,幸有恩波及福泉。

港小能容舟入口,帆低不碍石多拳。

斜风撑出涛三尺,细雨收来幅十联。

赢得人装书画稿,满江都唤米家船。

(0)

佛桑

果否佛桑属尔魂,酡颜日映扶桑暾。

居官若概同仓庚,富贵真看到子孙。

(0)

海会寺

冷月横斜吊子规,当年黄幄尔徒为。

梁尘尚逐梵音起,幡影犹疑舞袖垂。

风雨有时闻响屧,草花何用长胭脂。

是空是色浑閒事,只合登临不合悲。

(0)

四合仙梁

谁将玉斧斲仙榕,露叶云根影万重。

疑是银桥天上落,不因风雨作神龙。

(0)

游竹溪寺

挈伴寻春出郭游,寺门高耸接平畴。

梵钟响彻松阴外,玉磬音传佛座头。

嫩竹遥连村树绿,清溪倒映暮云浮。

一钩隐现虚空际,羡尔山僧得静修。

(0)
诗词分类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诗人
陈元光 关汉卿 宋荦 苏曼殊 唐彦谦 刘墉 毕自严 刘筠 胡铨 萧衍 陈子昂 范祖禹 舒邦佐 宋湘 袁中道 陈楠 葛长庚 赵湘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