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月横斜吊子规,当年黄幄尔徒为。
梁尘尚逐梵音起,幡影犹疑舞袖垂。
风雨有时闻响屧,草花何用长胭脂。
是空是色浑閒事,只合登临不合悲。
冷月横斜吊子规,当年黄幄尔徒为。
梁尘尚逐梵音起,幡影犹疑舞袖垂。
风雨有时闻响屧,草花何用长胭脂。
是空是色浑閒事,只合登临不合悲。
这首诗描绘了海会寺内月夜的静谧与庄严氛围。首句“冷月横斜吊子规”以冷月和子规鸟营造出一种孤寂而深邃的意境,子规鸟的叫声仿佛在月光下回荡,增添了几分凄凉之感。接着,“当年黄幄尔徒为”一句,通过对比昔日的辉煌与眼前的荒凉,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世事无常的感慨。
“梁尘尚逐梵音起,幡影犹疑舞袖垂”两句,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梁上的灰尘随梵音飘动,幡影如同舞袖般轻盈摇曳,生动地展现了寺庙中宗教仪式的庄严肃穆以及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存的景象。
“风雨有时闻响屧,草花何用长胭脂”则通过风雨中的响屧声和草花无需胭脂自美的描写,进一步强调了自然界的纯净与寺庙环境的宁静,同时也暗示了人生如梦,不必过分追求外在的装饰。
最后,“是空是色浑閒事,只合登临不合悲”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死、虚实的超然态度,认为这些不过是人生的常态,不应因此而悲伤。整首诗通过对海会寺夜晚景色的细腻描绘,传达了一种超越世俗、超脱生死的哲学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宗教的深刻感悟。
住柳湖边,开花陌上,游情唤起。
便翻尽、年年粉本,都人争看,风光良是。
山残水剩无才思。拥凌波路,添了几分罗绮。
放怀须仗,半面嘶骢未已。池馆逞、家家芳霁。
怕尚勒余寒欺梦底。
想蝶外、别绕春宽,羁鸿竞出深苇。
甚识遍、倡红冶翠。依旧觅、闲吟闲醉。
愿处处,休误了、番风次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