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饮马长城窟行》
《饮马长城窟行》全文
南北朝 / 萧统   形式: 古风

亭亭山上柏,悠悠远行客。

行客行路遥,故乡日迢迢。

迢迢不可见,长望涕如霰。

如霰独留连,长路邈绵绵。

胡马爱北风,越燕见日喜。

蕴此望乡情,沈忧不能止。

有朋西南来,投我用木李。

并有一札书,行止风云起。

扣封披书札,书札竟何有。

前言节所爱,后言别离久。

(0)
鉴赏

这首诗《饮马长城窟行》是南北朝时期梁元帝萧绎之子萧统所作。诗中描绘了远行客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之情,以及与朋友重逢时的喜悦与离别的哀愁。

首句“亭亭山上柏,悠悠远行客”以山上挺拔的柏树象征着远行的旅人,形象地表达了孤独与坚韧的形象。接着“行客行路遥,故乡日迢迢”点明了远行客的处境和思乡之情。远行之路漫长而遥远,故乡似乎变得越来越遥远,这种距离感加深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迢迢不可见,长望涕如霰”描述了远行客在远方眺望故乡,泪水如同雪花般落下,形象地表现了思乡之苦。接下来“如霰独留连,长路邈绵绵”进一步强调了旅途的漫长与孤独,以及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胡马爱北风,越燕见日喜”通过对比异乡的自然景象,反衬出远行客内心的孤独与思乡之情。异乡的风物虽美,却无法替代对故乡的怀念。“蕴此望乡情,沈忧不能止”直接抒发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思乡之情,即使身处异乡,这份情感也无法被抑制。

“有朋西南来,投我用木李。并有一札书,行止风云起”写出了诗人与友人的重逢,朋友带来的木李和书信为诗人带来了安慰和希望,同时也预示着离别的即将到来。“扣封披书札,书札竟何有”在拆开书信后,却发现信中只有前言节选和后言提及的别离之久,这使得诗人的情感更加复杂,既有重逢的喜悦,也有离别的哀愁。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远行客在异乡的孤独、思乡之情以及与朋友相聚时的喜悦与离别的哀愁,深刻地表达了人类共通的情感体验——对家乡的思念与对友情的珍视。

作者介绍
萧统

萧统
朝代:南北朝   字:德施   籍贯:南朝梁南兰陵(今江苏常州)   生辰:501—531

(501—531)即昭明太子。南朝梁南兰陵(今江苏常州)人,字德施,小字维摩。武帝长子。梁武帝天监初,立为太子。夙慧,五岁遍读《五经》。既长,明于庶事。信佛能文,遍览众经,东宫藏书三万卷。引纳才士,商榷古今,恒以文章著述,一时文风大盛。编有《文选》,以“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为标准,选录各体诗文,为现存最早诗文总集。另有《昭明太子集》。
猜你喜欢

于木兰作·其四

吴越近经巡,山水信清美。

饶复藉人工,未足云观止。

隐现固有时,美善尽无比。

独待表章人,一为宣其理。

(0)

霜天晓角

魂梦频惊。有谁来唤声。

暂也从教寂寞,争夜夜、杳无凭。凄清。窗月明。

泪珠流枕棱。为问那人归去,可也似、恁般情。

(0)

常山峪行宫八景·其一绿樾径

一径引人入胜,千林宛尔相亲。

怪底宜来雨后,悬崖溅沫垂绅。

(0)

呈均弼先生

江东久唱大冯君,饮水清名达至尊。

六载寓公今守土,两番申命总殊恩。

身离宿疾仍加健,子列贤书更抱孙。

惟有旧时珠履客,不知何处觅侯门。

(0)

舟行杂兴三十首·其二十六

六代繁华逝水流,不堪遗迹问荒洲。

青山门外红纱舫,犹指前溪是莫愁。

(0)

冉题听松庵书张宗苍补图上

又溯梁溪问惠泉,春光到比客舟先。

竹炉小试仍松下,龙井携来正雨前。

此日真成四美具,当年慢说八禅诠。

补图直继诸贤躅,便道同堂岂不然。

(0)
诗词分类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诗人
吴少微 王和卿 李星沅 朱子奢 戴永植 辨才 黄定 刘时中 王韫秀 张鸣善 杨恽 崔益铉 傅伯成 刘清之 冯桂芬 唐文治 佛图澄 曹叔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