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亭山上柏,悠悠远行客。
行客行路遥,故乡日迢迢。
迢迢不可见,长望涕如霰。
如霰独留连,长路邈绵绵。
胡马爱北风,越燕见日喜。
蕴此望乡情,沈忧不能止。
有朋西南来,投我用木李。
并有一札书,行止风云起。
扣封披书札,书札竟何有。
前言节所爱,后言别离久。
亭亭山上柏,悠悠远行客。
行客行路遥,故乡日迢迢。
迢迢不可见,长望涕如霰。
如霰独留连,长路邈绵绵。
胡马爱北风,越燕见日喜。
蕴此望乡情,沈忧不能止。
有朋西南来,投我用木李。
并有一札书,行止风云起。
扣封披书札,书札竟何有。
前言节所爱,后言别离久。
这首诗《饮马长城窟行》是南北朝时期梁元帝萧绎之子萧统所作。诗中描绘了远行客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之情,以及与朋友重逢时的喜悦与离别的哀愁。
首句“亭亭山上柏,悠悠远行客”以山上挺拔的柏树象征着远行的旅人,形象地表达了孤独与坚韧的形象。接着“行客行路遥,故乡日迢迢”点明了远行客的处境和思乡之情。远行之路漫长而遥远,故乡似乎变得越来越遥远,这种距离感加深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迢迢不可见,长望涕如霰”描述了远行客在远方眺望故乡,泪水如同雪花般落下,形象地表现了思乡之苦。接下来“如霰独留连,长路邈绵绵”进一步强调了旅途的漫长与孤独,以及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胡马爱北风,越燕见日喜”通过对比异乡的自然景象,反衬出远行客内心的孤独与思乡之情。异乡的风物虽美,却无法替代对故乡的怀念。“蕴此望乡情,沈忧不能止”直接抒发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思乡之情,即使身处异乡,这份情感也无法被抑制。
“有朋西南来,投我用木李。并有一札书,行止风云起”写出了诗人与友人的重逢,朋友带来的木李和书信为诗人带来了安慰和希望,同时也预示着离别的即将到来。“扣封披书札,书札竟何有”在拆开书信后,却发现信中只有前言节选和后言提及的别离之久,这使得诗人的情感更加复杂,既有重逢的喜悦,也有离别的哀愁。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远行客在异乡的孤独、思乡之情以及与朋友相聚时的喜悦与离别的哀愁,深刻地表达了人类共通的情感体验——对家乡的思念与对友情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