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刘逖赴闽辟》
《送刘逖赴闽辟》全文
唐 / 贯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离乱生涯尽,依刘是见机。

从来吟太苦,不得力还稀。

路入闽山熟,江浮瘴雨肥。

何须折杨柳,相送已依依。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liúmǐn
táng / guànxiū

luànshēngjìnliúshìjiàn
cóngláiyíntàihái

mǐnshānshújiāngzhàngféi
zhéyángliǔxiāngsòng

翻译
在动荡不安的生活中,我选择投靠刘氏以寻求生机。
一直以来,我的诗歌创作过于辛酸,力量和灵感都显得稀少。
我对福建山区的道路已经熟悉,江面上笼罩着湿热的瘴气。
无需再折下杨柳来表达惜别之情,因为我们的心意早已深深相连。
注释
离乱:动荡不安的生活。
生涯:生活。
尽:全部。
依刘:投靠刘氏。
见机:寻求生机。
吟:诗歌创作。
太苦:过于辛酸。
不得力:力量不足。
还稀:稀少。
路入闽山:进入福建山区的道路。
熟:熟悉。
江浮瘴雨:江面笼罩着湿热的瘴气。
何须:无需。
折杨柳:折柳表示惜别。
相送:送别。
依依:依依不舍。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贯休的《送刘逖赴闽辟》。诗中“离乱生涯尽,依刘是见机”两句表达了对朋友即将远行的不舍和对其前程的美好预期。"从来吟太苦,不得力还稀"则透露出诗人自身的遭遇和无奈。接下来的“路入闽山熟,江浮瘴雨肥”描绘了朋友即将行经之地的丰饶景象,而“何须折杨柳,相送已依依”则表达了对朋友的深情留恋,不必折柳为别,即便是分别也难以割舍。

整首诗流露出淡淡哀愁,但又不失对友人未来美好祝愿的温馨。通过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诗人成功地传达了送别时复杂的情绪。

作者介绍
贯休

贯休
朝代:唐   字:德隐   籍贯: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市游埠镇仰天田)   生辰:832~912

贯休(832~912),唐末五代前蜀画僧、诗僧。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市游埠镇仰天田)人。七岁出家和安寺,日读经书千字,过目不忘。唐天复间入蜀,被前蜀主王建封为“禅月大师”,赐以紫衣。贯休能诗,诗名高节,宇内咸知。尝有句云:“一瓶一钵垂垂老,万水千山得得来,”时称“得得和尚”。有《禅月集》存世。
猜你喜欢

遣兴

初向坡头下,风霜入鬓毛。

味长濡竹简,焰短沃兰膏。

家与人俱瘦,年随气转高。

朱颜无药驻,窗下勿徒劳。

(0)

题浴沂图

一时言志圣师前,鼓瑟声中三月天。

谁识咏归真乐意,如何却向画图传。

(0)

题花光梅十首·其四淡中有味

一丘一壑似夷齐,劲雪繁霜特立时。

瘦影横斜清峭峭,世间几个赴心期。

(0)

谢吴侍郎·其一

屋角梅花枕鲁宫,柏台借重过江东。

月明鸟定文书静,九郡谯楼起烈风。

(0)

陈推官幽居十咏·其一彭蠡归舟

三老樯边尔汝,颇疑居士知津。

赖有白鸥无恙,肯来迎棹相亲。

(0)

次韵朱晦翁十梅.疏梅

诗人自情亲,俗子极交浅。

所以疏著花,即之风韵远。

(0)
诗词分类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诗人
黄大临 龚用卿 丘丹 吕坤 朱翊钧 蔡寿祺 常衮 李璆 陈琳 徐干 汤惠休 倪思 汪洙 王季友 谢谔 完颜璟 杨玉环 杨凝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