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必嫌漂露,何妨养羽毛。
汉妃金屋远,卢女杏梁高。
野迥双飞急,烟晴对语劳。
犹胜黄雀在,栖息是蓬蒿。
不必嫌漂露,何妨养羽毛。
汉妃金屋远,卢女杏梁高。
野迥双飞急,烟晴对语劳。
犹胜黄雀在,栖息是蓬蒿。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诗人以轻松自然的笔触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首句“不必嫌漂露,何妨养羽毛”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羁绊、追求精神自由的心态。这里的“漂露”指的是流离失所,通常带有贬义,但诗人却不以为然,认为即使如此,也无需在意,只要能够保持内心的纯净和自我,就像鸟儿养护它的羽毛一样。
接下来的“汉妃金屋远,卢女杏梁高”则是通过历史上的两个豪华建筑来强调距离和高度。汉妃金屋指的是古代皇宫中的金碧辉煌之处,而卢女杏梁则出自唐代民间传说,是一座高耸入云的楼阁。这两处意象的并置,不仅映衬了诗人所追求的自由不羁,更暗示了一种超越尘世俗务的心境。
“野迥双飞急,烟晴对语劳”则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观:在辽阔的原野上,一对鸟儿正在急速地翱翔,而诗人与之对视,享受这份宁静和美好。这里的“对语劳”并非是劳碌不堪的意思,而是一种愉悦的交流,是心灵之间的沟通。
最后,“犹胜黄雀在,栖息是蓬蒿”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于自由生活的渴望。“犹胜”意为更加超越,而“黄雀”在古代常被比喻为贱民或下等人,这里却被诗人用来表达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至于“栖息是蓬蒿”,则是在说即使是在最不起眼的蓬蒿之中,能够自在飞翔,也胜过了世俗的羁绊。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差的手法,表达了一种超脱物质追求、向往精神自由的心声。诗人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情感,把握住了生活中的美好瞬间,并将这种美好与读者共享。
百尺朱楼临大道,楼外轻雷,不间昏和晓。
独倚阑干人窈窕,闲中数尽行人老。
一霎车尘生树杪,陌上楼头,都向尘中老。
薄晚西风吹雨到,明朝又是伤流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