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将旧价问千金,下砌萧萧败叶侵。
万紫向来空识面,寸丹何地觅知音。
梅魂不分春霪苦,荷怨难平晓露深。
脉脉菱花别有意,青铜留照阅来今。
莫将旧价问千金,下砌萧萧败叶侵。
万紫向来空识面,寸丹何地觅知音。
梅魂不分春霪苦,荷怨难平晓露深。
脉脉菱花别有意,青铜留照阅来今。
这首诗是王夫之在明末清初所作的《补落花诗九首》中的第七首,诗人通过对落叶、花朵凋零的描绘,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知音难觅的深深忧虑。
首句“莫将旧价问千金”,暗示昔日繁华不再,曾经的高贵价值已不复存在,如同落花般凋零。接下来的“下砌萧萧败叶侵”描绘了台阶下落叶飘零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
“万紫向来空识面,寸丹何地觅知音”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那些曾经绚丽多彩的花朵,如今只能空自欣赏,而知音难觅的无奈。"万紫"象征着繁花似锦,"寸丹"则借指红花,表达对美好事物易逝的哀叹。
“梅魂不分春霪苦,荷怨难平晓露深”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梅花虽有坚韧的品格,但在春雨连绵中仍感苦涩,荷花虽美,但面对清晨的露水却无法排解心中的愁怨。这两句寓言性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苦闷和无奈。
最后,“脉脉菱花别有意,青铜留照阅来今”以菱花和青铜镜作为意象,菱花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的情感,而青铜镜则见证了岁月流转,反映出诗人对过去与现在的反思,以及对未来的期待。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世事无常的深刻理解,以及对知音难觅的感慨,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成都有一张道者,五十年来住村野。
祇将淡薄作家风,未省承迎相苟且。
南地禅宗尽偏参,西蜀丛林游已罢。
深知大藏是解粘,不把三乘定真假。
张道者,傍沙溪,居兰若,草作衣裳茅作舍。
活计生涯一物无,免被外人来借借。
寅斋午睡乐咍咍,檀越供须都不谢。
沿身不直五分铜,一句玄玄岂论价。
张道者,貌古神清不可画。
鹤性云情本自然,生死无心全不怕。
纵逢劫火未为灾,暗里龙蛇应叹讶。
张道者,不说禅,不答话,盖为人心难诱化。
尽奔名利谩驰驱,个个何曾有般若。
分明与说速休心,供家却道也烂也。
张道者,不聚徒,甚脱洒,不结远公白莲社。
心似秋潭月一轮,何用声名播天下。
《书妙圆塔院张道者屋壁》【唐·慈觉】成都有一张道者,五十年来住村野。祇将淡薄作家风,未省承迎相苟且。南地禅宗尽偏参,西蜀丛林游已罢。深知大藏是解粘,不把三乘定真假。张道者,傍沙溪,居兰若,草作衣裳茅作舍。活计生涯一物无,免被外人来借借。寅斋午睡乐咍咍,檀越供须都不谢。沿身不直五分铜,一句玄玄岂论价。张道者,貌古神清不可画。鹤性云情本自然,生死无心全不怕。纵逢劫火未为灾,暗里龙蛇应叹讶。张道者,不说禅,不答话,盖为人心难诱化。尽奔名利谩驰驱,个个何曾有般若。分明与说速休心,供家却道也烂也。张道者,不聚徒,甚脱洒,不结远公白莲社。心似秋潭月一轮,何用声名播天下。
https://shici.929r.com/shici/I4FXTHyta.html
天下浮游人,商多买一半。
南北掷踪横,谁他暂归贯。
游游自觅活,不愁雁户役。
无心念二亲,有意随恶伴。
强处出头来,不须曹主唤。
闻苦即深藏,寻常拟于算。
欲似鸟作群,惊即当头散。
心毒无忠孝,不过浮游汉。
此是五逆贼,打杀何须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