岸叶经秋坠晚枝,袅烟凌鬓促征期。
家从泽国谁能问,路在侯门自不知。
但恐老侵多病日,每忧忙过少年时。
可怜江上人堪笑,独倚残阳弄钓丝。
岸叶经秋坠晚枝,袅烟凌鬓促征期。
家从泽国谁能问,路在侯门自不知。
但恐老侵多病日,每忧忙过少年时。
可怜江上人堪笑,独倚残阳弄钓丝。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行旅之人面对秋天景色与个人境遇的感慨。首句“岸叶经秋坠晚枝”以落叶飘零的形象,渲染出一种萧瑟的秋意,暗示着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接着,“袅烟凌鬓促征期”一句,通过烟雾缭绕与鬓发斑白的对比,表达了时间紧迫、岁月不待人的主题。
“家从泽国谁能问,路在侯门自不知”两句,运用了反问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对前路的迷茫,流露出一种孤独与无助的情感。接下来,“但恐老侵多病日,每忧忙过少年时”则直接抒发了对衰老与忙碌生活的担忧,体现了诗人对生命价值的深刻思考。
最后,“可怜江上人堪笑,独倚残阳弄钓丝”以自嘲的口吻,描绘了一个独自在江边垂钓的场景,既是对过往生活的反思,也是对未来的一种淡然接受。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探讨,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凉雨初收,明月未上,兰堂红粉欢宴。
促酒频辞,徵歌懒应,看着故回娇面。
恍隔灯纱,怎借得、顺风吹转。
最有情时,未相忘处,一声微叹。自觉疏狂情意浅。
奈犹有、这番萦恋。
话带愁来,魂随目去,觉最防人见。
向更阑、分手处,犹怨道、秋宵太短。
恁种迷留,拚今生、为伊肠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