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朝与子共明月,忽漫十年回首看。
何止昨宵晴雨异,不胜华发雪霜盘。
照人柏换秋来色,在水凫休梦处寒。
莫更团圞叹遥夜,一时圆缺且相安。
今朝与子共明月,忽漫十年回首看。
何止昨宵晴雨异,不胜华发雪霜盘。
照人柏换秋来色,在水凫休梦处寒。
莫更团圞叹遥夜,一时圆缺且相安。
这首诗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诗人黄节所作,题为《和贞壮中秋前一夕同过社园韵》。诗中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在中秋前夜共赏明月的情景,以及对时光流转的感慨。"今朝与子共明月"描绘了共享良辰美景的温馨画面,"忽漫十年回首看"则流露出对过去十年时光飞逝的惊讶和感叹。
"何止昨宵晴雨异,不胜华发雪霜盘"通过对比昨夜的天气变化和诗人自身的白发增多,暗示岁月无情,人生易老。"照人柏换秋来色,在水凫休梦处寒"借柏树在秋天的变化和水鸟栖息的寒意,进一步渲染了时光变迁的凄凉感。
最后两句"莫更团圞叹遥夜,一时圆缺且相安"劝慰自己和朋友不必过于伤怀于时光的流转和人生的无常,应接受月亮的盈亏变化,以平和的心态面对生活的起落。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月夜为背景,寓言人生,既有对友情的珍视,又有对岁月流逝的深沉感慨,展现了诗人的人生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