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不连蔓棻台台。我君心苦命更之。
尝胆不苦甘如饴。令我采葛以作丝。
女工织兮不敢迟。弱于罗兮轻霏霏。
号絺素兮将献之。越王悦兮忘罪除。
吴王欢兮飞尺书。增封益地赐羽奇。
机杖茵蓐诸侯仪。群臣拜舞天颜舒。
我王何忧能不移。饥不遑食四体疲。
葛不连蔓棻台台。我君心苦命更之。
尝胆不苦甘如饴。令我采葛以作丝。
女工织兮不敢迟。弱于罗兮轻霏霏。
号絺素兮将献之。越王悦兮忘罪除。
吴王欢兮飞尺书。增封益地赐羽奇。
机杖茵蓐诸侯仪。群臣拜舞天颜舒。
我王何忧能不移。饥不遑食四体疲。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采葛女子的辛劳与忠诚之情。她所处的时代背景是古代社会中妇女必须承担的家庭纺织工作,以及她们对君主的无条件服从和奉献。诗中的语言质朴而富有节奏感,通过葛草的采集、丝线的制作以及最终作品的进献,展现了女子在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
"葛不连蔓棻台台"直白地表达了采集工作的艰辛和单调。"我君心苦命更之"则透露出君主的不易与对臣民的期望,反映出古代社会中君权的绝对性。"尝胆不苦甘如饴"是对忠诚的一种比喻,表明即使面对困难和痛苦,也要坚持下去。
诗人通过"女工织兮不敢迟"强调了妇女在家庭纺织生产中不可或缺的角色。"弱于罗兮轻霏霏"则形容织物的精细与柔美,体现出女子的巧手和耐心。而"号絺素兮将献之"显示出作品最终是用来进献给君主的礼物,表达了对权力的尊崇。
后半段诗文中,通过"越王悦兮忘罪除"与"吴王欢兮飞尺书",可以看出君主对于这些织品的喜悦,以及由此带来的恩赐和奖赏。"增封益地赐羽奇"和"机杖茵蓐诸侯仪"则描绘了君主对臣民的恩泽以及朝廷礼仪的庄重。
最后,"群臣拜舞天颜舒"表达了臣民对于君主恩泽的感激与庆幸。"我王何忧能不移"则是诗人对于君主宽慰之情的赞颂。而结尾的"饥不遑食四体疲",反映出在承受种种劳累之后,女子们仍旧坚持着自己的职责和忠诚。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场景描绘,展现了古代妇女的辛勤劳作与忠心,以及君主权力的高高在上。这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无奈接受,更是对社会结构的一种深刻认同。
鲤鱼书来上谁字,斗牛光中湖海士。
梅花腊雪曾会面,桃李春风一弹指。
剥书得诗意雄杰,钟吕惊闻筝笛耳。
懦夫有闻气可作,奸谀未诛神已死。
奴唇争笑乃独否,我心有同固如此。
君家请剑攀折槛,远胜衣绣誇归里。
立朝日少谏多藁,况有竹林老夫子。
百年易了富与贵,万古不磨天此理。
笑骂从渠官欲好,妻妾羞人身不耻。
获禽一朝固可十,天下良工安肯诡。
古人寥寥今不见,举世滔滔此皆是。
蛾眉方遭众女嫉,足音忽动空谷喜。
我欲净洗后土泥,子为快挽天河水。
桂花香满月轮秋,稳送鹏程万里游。
身近清光瞻帝座,手携多士上瀛洲。
戊申奏对规模阔,庚戌抡魁气数周。
陈亮自来天下选,老年更好作龙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