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来禅观两牛鸣,曾是宣王玉辇行。
宝地到今遗路寝,山僧犹及见鸾旌。
琅函万品黄金字,飞阁千寻白玉楹。
头白中官无复事,夕阳相对说承平。
西来禅观两牛鸣,曾是宣王玉辇行。
宝地到今遗路寝,山僧犹及见鸾旌。
琅函万品黄金字,飞阁千寻白玉楹。
头白中官无复事,夕阳相对说承平。
这首诗描绘了西山功德寺的历史与现状,充满了深沉的历史感和自然之美。首句“西来禅观两牛鸣”以生动的意象开篇,仿佛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宁静祥和的禅境之中,两头牛的鸣叫似乎在诉说着古老的传说。接下来,“曾是宣王玉辇行”,通过历史的追溯,让读者感受到这里曾经的辉煌与繁华。
“宝地到今遗路寝,山僧犹及见鸾旌”两句,将目光从历史转向现实,宝地虽已逝去往日的荣光,但山中的僧人仍能见证昔日的荣耀,这种对比让人感慨万千。接着,“琅函万品黄金字,飞阁千寻白玉楹”描绘了寺庙内的庄严与精致,黄金字与白玉楹相映成趣,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美。
最后,“头白中官无复事,夕阳相对说承平”则以一种淡淡的哀愁收尾,头白的宫人不再忙碌,只能在夕阳下回忆往昔的盛世,这种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让整首诗充满了深邃的哲思。整首诗通过对历史遗迹的描绘,以及对时间流转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过去辉煌与当前静谧的深刻感悟。
投鞭辞却垂阳路,箫鼓楼船天将暮。
缓棹疏帘傍芰荷,清觞艳曲驯鸥鹭。
水底冯夷喜欲迎,津头宓妃遥相顾。
澹荡初飏少女风,苍茫忽拥栾巴雾。
四野淜腾急雨来,中流欸乃奔涛怒。
渺渺长湖鹢退飞,纷纷小艇人争渡。
自笑生平乐事稀,欢娱此日亦堪妒。
何须秉烛穷夜游,停桡且向空江住。
绿芒如粟抽芦笋,綵鸳泛泛金塘静。
美人同上木兰舟,弱袂长鬟娇弄影。
春风满把春妆冷,落红欲没胭脂井。
碧桃花下紫纶巾,澹粉楼头飏素尘。
鹦歌迟,燕语急,双袖能知泪痕湿。
落花游丝互相及,摇荡春光入空碧。
六代兴亡变陵邑,青山无言向人立。
眼看柳絮飞为萍,有酒不饮将何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