昼梦与予行,早发江上渚。
共登云母山,不得同宫处。
何嗟不同宫,似所厌途旅。
树杪俯乌巢,坼鷇方仰乳。
雄雌更守林,号噪见飞鼠。
鼠惊竖毛怒,袅枝如发弩。
逡巡吼风云,远望射岩雨。
东南横虹霓,万壑水喷吐。
下寻归路迷,欲暮各愁语。
忽觉皆已非,空庭日方午。
昼梦与予行,早发江上渚。
共登云母山,不得同宫处。
何嗟不同宫,似所厌途旅。
树杪俯乌巢,坼鷇方仰乳。
雄雌更守林,号噪见飞鼠。
鼠惊竖毛怒,袅枝如发弩。
逡巡吼风云,远望射岩雨。
东南横虹霓,万壑水喷吐。
下寻归路迷,欲暮各愁语。
忽觉皆已非,空庭日方午。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丙戌五月二十二日昼寝梦亡妻谢氏同在江上早行忽逢岸次大山遂往游陟予赋百馀言述所睹物状及寤尚记句有共登云母山不得同宫处仿像梦中意续以成篇》。诗中描绘了诗人与亡妻在梦境中的奇妙旅程,他们一起早行至江边,登上云母山,虽然不能一同居住,但诗人表达了深深的怀念和遗憾。接着,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中的自然景象,如鸟巢、雏鸟、飞鼠、风雨雷电以及彩虹霓虹,展现了大自然的生动与壮丽。
在梦境中,他们迷失了回家的路,傍晚时分,各自怀着愁绪。醒来后,诗人意识到梦境并非现实,只剩空荡荡的庭院,阳光正午。整首诗情感真挚,借梦境抒发对亡妻的深深思念,同时也寓含着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梅尧臣的诗歌语言质朴,意境深远,体现了他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和对亡妻深情的怀念。
秋气饱林壑,清旷悦所性。
山禽不避人,野猿亦从命。
临流悟世情,过刹知民病。
论交慎勿忘,森森古松劲。
人生戒悠悠,早已闇大方。
卓尔志有立,不坠炎与凉。
孙弟浃闾里,孝爱充室堂。
应对动以恪,操存静而庄。
见善如乘珠,视恶如釜汤。
毫釐贵明辨,造次宜谨详。
勿谓居壮年,光阴隙驹忙。
穷理养夜气,任运为沈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