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山下海潮通,一片江流出镜中。
度岭拾薪歌稚子,和烟牧犊走村翁。
千年桥锁高人迹,百丈岩垂烈女风。
此去天台知几许,桃花深处失西东。
东山山下海潮通,一片江流出镜中。
度岭拾薪歌稚子,和烟牧犊走村翁。
千年桥锁高人迹,百丈岩垂烈女风。
此去天台知几许,桃花深处失西东。
这首诗描绘了剡溪(位于浙江)的自然景色和淳朴的乡村生活。首句"东山山下海潮通"展现了溪流源头靠近海边的壮观景象,暗示了剡溪水势的连绵。"一片江流出镜中"运用比喻,形容溪水清澈如镜,映照天地。
接下来的两句"度岭拾薪歌稚子,和烟牧犊走村翁"描绘了儿童在山岭间欢快地捡柴,老翁悠然放牧的画面,展现出浓厚的田园诗意和村民的和谐生活气息。
"千年桥锁高人迹,百丈岩垂烈女风"则转向历史与传说,千年古桥见证了岁月变迁,而百丈岩似乎寄托着英勇女子的故事,增添了神秘与敬仰的情感。
最后两句"此去天台知几许,桃花深处失西东"以天台山为背景,暗示了剡溪的深远和迷离,以及行者迷失于桃花深处的意境,给人留下想象空间。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剡溪的自然风光、民俗风情以及历史文化的交织,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蟾乌景急,暗催人、两鬓银丝如织。
终日区区犹不省,盖为家缘煎逼。
蜗角虚名,蝇头微利,得也成何济。
闻身康健,好寻云路活计。
拂袖落魄婪耽,水边石上,笑傲闲吟缀。
一粒神丹光灿灿,免使尘清连累。
坦荡逍遥,优游自在,占得真消息。
功成归去,永居蓬岛仙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