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剡溪》
《剡溪》全文
宋 / 倪光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东山山下海潮通,一片江流出镜中。

度岭拾薪歌稚子,和烟牧犊走村翁。

千年桥锁高人迹,百丈岩垂烈女风。

此去天台知几许,桃花深处失西东。

(0)
注释
东山:指代一个具体的山名。
海潮:海洋的潮汐。
镜中:像镜子一样清澈的水面。
度岭:越过山岭。
拾薪:捡拾柴火。
稚子:幼小的孩子。
村翁:乡村的老者。
千年桥:历史悠久的桥梁。
高人迹:高人(贤士)的踪迹。
烈女风:烈女(贞节女子)的精神。
天台:地名,天台山。
桃花深处:桃花盛开的地方。
失西东:迷失了东西方向。
翻译
东山脚下海潮涌动,一条江水如镜中倒影。
翻过山岭,孩童唱着歌捡柴火,老翁伴着炊烟放牧牛犊穿村而过。
千年古桥静锁着高人的足迹,百丈峭壁上回荡着烈女的遗风。
前往天台山还有多远?迷失在桃花盛开的深处,辨不清东西方向。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剡溪(位于浙江)的自然景色和淳朴的乡村生活。首句"东山山下海潮通"展现了溪流源头靠近海边的壮观景象,暗示了剡溪水势的连绵。"一片江流出镜中"运用比喻,形容溪水清澈如镜,映照天地。

接下来的两句"度岭拾薪歌稚子,和烟牧犊走村翁"描绘了儿童在山岭间欢快地捡柴,老翁悠然放牧的画面,展现出浓厚的田园诗意和村民的和谐生活气息。

"千年桥锁高人迹,百丈岩垂烈女风"则转向历史与传说,千年古桥见证了岁月变迁,而百丈岩似乎寄托着英勇女子的故事,增添了神秘与敬仰的情感。

最后两句"此去天台知几许,桃花深处失西东"以天台山为背景,暗示了剡溪的深远和迷离,以及行者迷失于桃花深处的意境,给人留下想象空间。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剡溪的自然风光、民俗风情以及历史文化的交织,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作者介绍

倪光兰
朝代:宋

猜你喜欢

武陵春.寄七河镇陈都统

美誉深仁兼孝行,远近尽谈扬。为寄新词细审详。

早早悟黄粱。一朵心花初绽处,袅袅吐清香。

风散馀芳入道场。廓尔露祯祥。

(0)

好离乡.本名南乡子警世

人本是神仙。只为当初纵马猿。

换骨更形无定止,连绵。致使尘情种种牵。

若解固根原。玉鼎金炉聚汞铅。

锻炼三千功行满,还元。复返蓬瀛绝变迁。

(0)

无俗念.叹世

蟾乌景急,暗催人、两鬓银丝如织。

终日区区犹不省,盖为家缘煎逼。

蜗角虚名,蝇头微利,得也成何济。

闻身康健,好寻云路活计。

拂袖落魄婪耽,水边石上,笑傲闲吟缀。

一粒神丹光灿灿,免使尘清连累。

坦荡逍遥,优游自在,占得真消息。

功成归去,永居蓬岛仙位。

(0)

临江仙.西山静坐

静坐西山深有益,等闲人事稀逢。

终朝饭饱恣疏慵。养成清静体,化出主人公。

三十年来都乱觅,如今认证真容。

狂情灭尽法皆空。本来无一事,刚恁费千功。

(0)

江城子.榆次县真常观作

真常应物要方圆。且随缘。行功全。

眼正心明,认得化工权。

日用无私当直养,浩气满,现胎仙。

一时庆会兴无边。透重玄。永绵绵。

照彻人间,幻境岂能坚。

便约故园堪久计,观八水,玩三川。

(0)

江城子

法光普照道门昌。出天长。入龙阳。

宝殿圆成,朝暮爇心香。

霞友云朋休外觅,心地稳,是天堂。

燕南河北好悲伤。正穷荒。受风霜。

劫运推移,何日到仙乡。

谁解闲居山后意,□□秀,小蓬庄。

(0)
诗词分类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诗人
贝琼 强至 程公许 孙一元 欧必元 李昱 苏葵 林弼 郭印 区越 林希逸 韩元吉 李石 葛胜仲 缪公恩 王称 陈宓 王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