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住深山与世违,远劳雪径访岩扉。
但教夬履从人笑,何有高歌和者稀。
如玉喜临庭院树,飞花偏逐芰荷衣。
袁生一榻萧条久,岂为衾寒又促归。
同住深山与世违,远劳雪径访岩扉。
但教夬履从人笑,何有高歌和者稀。
如玉喜临庭院树,飞花偏逐芰荷衣。
袁生一榻萧条久,岂为衾寒又促归。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与来访者的场景,充满了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意境。首联“同住深山与世违,远劳雪径访岩扉”开篇即点出隐士与世隔绝的生活状态,以及来访者的深情厚谊,不畏艰难险阻,踏雪而来。颔联“但教夬履从人笑,何有高歌和者稀”则展现了隐士面对外界的嘲笑,依然坚持自我,不为所动,同时也暗示了隐士的孤独与寂寞,因为鲜有人能理解或共鸣他的内心世界。
颈联“如玉喜临庭院树,飞花偏逐芰荷衣”运用比喻手法,以“如玉”形容来访者的品质高洁,同时通过“飞花”与“芰荷衣”的互动,营造出一种自然和谐、清雅脱俗的氛围,进一步烘托出隐士与来访者之间精神上的契合与交流。
尾联“袁生一榻萧条久,岂为衾寒又促归”则以袁生(可能指来访者)为例,表达了即使在生活条件简陋的情况下,也愿意为了友情而不辞辛劳,体现了深厚的人情味。整个诗作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隐逸生活的宁静之美,以及人与人之间超越物质的真挚情感,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