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镵钁,铸刀兵,佃家丁男县有名。
客兵贪悍不可制,纠集乡勇团结营。
宁知县官不爱惜,疾首相看畏占籍。
奔命疲劳期会繁,执戟操场有饥色。
星火军符到里门,结束戎装蚤出村。
将军令严人命贱,一身那论亡与存。
保正同盟卫乡里,何期远戍吴淞水。
极目沙堧白骨堆,向来尽是良家子。
销镵钁,铸刀兵,佃家丁男县有名。
客兵贪悍不可制,纠集乡勇团结营。
宁知县官不爱惜,疾首相看畏占籍。
奔命疲劳期会繁,执戟操场有饥色。
星火军符到里门,结束戎装蚤出村。
将军令严人命贱,一身那论亡与存。
保正同盟卫乡里,何期远戍吴淞水。
极目沙堧白骨堆,向来尽是良家子。
,
这首明代诗人王问的《团兵行》描绘了战乱时期乡村社会的动荡与悲惨。诗中通过“销镵钁,铸刀兵”展现了兵器的转换,暗示了战争的迫近。佃家丁男被征召入伍,反映出兵役制度对平民生活的侵扰。“客兵贪悍不可制”揭示了军队纪律的松弛和地方势力的无奈。
“宁知县官不爱惜,疾首相看畏占籍”表达了官府对百姓的冷漠,他们更关心的是户籍登记而非民生。士兵们疲于奔命,操练频繁,面带饥色,生活困苦。“星火军符到里门”预示着紧急动员,人们匆忙集结。“将军令严人命贱”揭示了战争中的残酷无情,个人生死在此显得微不足道。
“保正同盟卫乡里”体现了民间自发组织抵抗的力量,然而“何期远戍吴淞水”,出征之地遥远,令人担忧。“极目沙堧白骨堆”以触目惊心的景象,控诉了战争对无辜百姓的毁灭性打击,尤其是那些原本安逸的“良家子”。
整体来看,《团兵行》以生动的细节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战乱年代人民的苦难和对和平的渴望,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
少工艺文,朱丝练弦,黄流在璋。
值虞廷戛击,箫韶之乐,周王寿考,追琢其章。
汾水雁飞,鼎湖龙远,魂返今无异域香。
浮生短,更两轮屋角,来去荒忙。人言八十鹰扬。
笑千岁如何尺捶量。
但负图龟马,藏之为宝,舐丹鸡犬,去不能将。
友鲁申公,师浮丘伯,尚可教书村学堂。
投老泪,瞻越山紫翠,陵树青苍。
维摩病起,兀坐等枯株。清晨里,谁来问,是文殊。
遣名姝。
夺尽群花色,浴才出,酲初解,千万态,娇无力,困相扶。
绝代佳人,不入金张室,却访吾庐。
对茶铛禅榻,笑杀此翁臞。珠髻金壶。始消渠。
忆承平日,繁华事,修成谱,写成图。
奇绝甚,欧公记,蔡公书。古来无。
一自京华隔,问姚魏、竟何如。
多应是,彩云散,劫灰馀。
野鹿衔将花去,休回首、河洛丘墟。
漫伤春吊古,梦绕汉唐都。歌罢欷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