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禽似说归何莫,不学三馀思董遇。
浑金璞玉皆若人,翠羽丹砂巳充库。
从容受命是天真,俯仰同流非正路。
闻身未老治菟裘,世事侵寻木生蠹。
山禽似说归何莫,不学三馀思董遇。
浑金璞玉皆若人,翠羽丹砂巳充库。
从容受命是天真,俯仰同流非正路。
闻身未老治菟裘,世事侵寻木生蠹。
这首元代曹伯启的《寄胡教谕六首(其五)》以山禽为引,寓言深刻。首句“山禽似说归何莫”,通过山鸟似乎在催促归隐,表达了诗人对超脱世俗生活的向往。接下来,“不学三馀思董遇”暗指不应过于追求学问而忽视了生活的其他方面,这里借董遇勤奋好学的故事,提醒胡教谕要适度平衡。
“浑金璞玉皆若人”比喻胡教谕的内在品质如同未经雕琢的美玉,珍贵而天然。然而,“翠羽丹砂巳充库”暗示现实中的名利追求可能已使他内心变得浮躁,财富积累过多。
“从容受命是天真”赞扬胡教谕应保持自然本真,不受外物牵绊。然而,“俯仰同流非正路”则指出随波逐流并非正道,暗示他需要坚守原则。
最后两句“闻身未老治菟裘,世事侵寻木生蠹”表达了诗人希望他在年华尚可时回归田园,以免岁月流逝,世事纷扰使人心生腐朽。整首诗寓言深沉,劝诫意味浓厚,体现了元代文人对仕途与隐逸的思考。
无限伤心夕照中,故国凄凉,剩粉余红。
金沟御水日西东。
昨岁陈宫,今岁隋宫。
往事思量一饷空,飞絮无情,依旧烟笼。
长条短叶翠濛濛。
才过西风,又过东风。
瞻彼终南山,松萝幽且邃。
中有一真人,超然远朝市。
手握神龙珠,照夜光自秘。
石笞积古色,斗室廓天地。
涧泉为谁清,蕙花为谁媚。
西望徒遐思,书札何由寄。
嗟哉虚流俗,冥心可无醉。
鸱鸮为家祥,凤鸾非世瑞。
奈何君子交,中道两弃置。
不见针与石,相合似同类。
文字生瑕疵,邓林纷叶坠。
有家早归欤,独歌以卒岁。
岁寒元气塞,偃仰待春事。
元日独酌不成酡,穿林唤客雪中过。
三百六旬又过矣,四十五春如老何。
帻软渐知簪发少,兴豪那计酒筹多。
小园风景偏宜雪,缀柳妆梅有许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