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宫铅粉净无痕,蜡点寒梢水畔村。
忍犯雪霜凌竹柏,尚凭风月吊兰荪。
骚人折去清诗健,驿使持归旧典存。
病眼浑惊春思早,一枝聊洗画图昏。
汉宫铅粉净无痕,蜡点寒梢水畔村。
忍犯雪霜凌竹柏,尚凭风月吊兰荪。
骚人折去清诗健,驿使持归旧典存。
病眼浑惊春思早,一枝聊洗画图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韩驹所作的《梅花八首》之一,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梅花的独特魅力。诗中以“汉宫铅粉净无痕”开篇,巧妙地将梅花比作未经修饰的自然之美,如同汉宫中的铅粉般纯净无瑕,展现出梅花的高洁与脱俗。
接着,“蜡点寒梢水畔村”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将梅花比作冬日里水边村头的蜡烛,不仅描绘了梅花在寒冷环境中独立绽放的坚韧,也暗示了梅花的孤独与寂寞。这种对比,使得梅花的形象更加立体,既有孤傲的气质,又不乏温暖的象征。
“忍犯雪霜凌竹柏,尚凭风月吊兰荪。”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梅花的形象。梅花不畏严寒,敢于在雪霜之中绽放,与竹柏并立,展现了其坚韧不拔的精神;同时,它还能在风月之下,寄托对兰花的哀悼之情,体现了梅花的深情与高雅。
“骚人折去清诗健,驿使持归旧典存。”这里引用了屈原等古代文人的故事,表达了梅花作为文学创作灵感来源的重要性,同时也强调了梅花在文化传统中的地位,被历代文人墨客所推崇。
最后,“病眼浑惊春思早,一枝聊洗画图昏。”诗人以自己的病眼感受到春天的早到,通过一枝梅花的映照,仿佛洗去了画图上的昏暗,重新赋予了生机与活力。这一句既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喜爱和赞美,也流露出对生命与自然之间和谐共存的美好愿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梅花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梅花的自然美,更蕴含了诗人对高洁品格的追求、对自然与文化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庐山之胜,秀出斗旁。参于衡岳,镇东南方。
民人所瞻,神天攸宅。赍梦之祥,乃兴自昔。
惟天聪明,矜此下民。监求其莫,恐有不闻。
惟神司之,云轺风马。乃诹乃访,周游天下。
不疾不速,不察而明。天何言哉,民无嚬呻。
是为福庭,列圣祗敬。锡羡隤祉,有感斯应。
明明我圣,惟一乃心。不显亦临,敢有弗钦。
宝画金扁,徽称明诏。日月之揭,山川有耀。
邃殿在后,新阁在前。如君当御,而臣仰焉。
时节冠佩,会朝帝所。达民之情,佑我圣主。
民戴我圣,与天无极。天佑我宋,子孙千亿。
民拜稽首,愿垂表经。从臣刻辞,永锡休声。
我闻桃花源,其先是秦世。
当时避地人,岁久俱已逝。
其后长子孙,生理还不废。
种桃以自营,结茅以自憩。
有儿但发蒙,初不工六艺。
有田但收禾,了不输二税。
有鸡只晨号,有犬不夜吠。
渊明爱其真,为此成新制。
我久闻其风,褰裳思一诣。
所虑路难通,仍恐水难厉。
梦寐不能忘,抱恨知几岁。
所恨天见私,于此施嘉惠。
贻我万株桃,漫山迷眼界。
却胜武陵溪,草树相蒙蔽。
相去复不远,只在吾庐外。
人号小桃源,景物适相契。
故国当年得意,射麋上苑,走马长楸。对葱葱佳气,赤县神州。好景何曾虚过,胜友是处相留。向伊川雪夜,洛浦花朝,占断狂游。
胡尘卷地,南走炎荒,曳裾强学应刘。空漫说、螭蟠龙卧,谁取封侯。塞雁年年北去,蛮江日日西流。此生老矣,除非春梦,重到东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