览照笑浮生,秋霜发数茎。
才高空有气,官散即无荣。
贫久心还乐,吟多骨亦清。
他年文苑传,应不漏吾名。
览照笑浮生,秋霜发数茎。
才高空有气,官散即无荣。
贫久心还乐,吟多骨亦清。
他年文苑传,应不漏吾名。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王禹偁所作,诗名《览照》。从诗的内容来看,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观察,抒发了自己对于功名利禄的态度以及个人的人生哲学。
“览照笑浮生”,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对于世间纷扰与个人命运持有一种豁达的态度。这里的“览照”可能是指诗人在静谧的环境中对着镜子,内心却游走于对生命短暂和无常的思考。
接下来的“秋霜发数茎”,则是通过观察自然景象来表达情感。秋天的寒霜可能只是轻轻地落在了几株植物上,但这已经足以引起诗人对于生命脆弱性的深思。
“才高空有气,官散即无荣”两句,表现了诗人对个人才华与社会地位之间关系的看法。即便是才智卓绝,如果没有相应的职位和成就,也难以得到世人的承认和尊敬。这也反映出诗人对于功名利禄并不执着,更注重内在的精神满足。
“贫久心还乐,吟多骨亦清”则表达了即使生活贫困,但只要内心保持快乐,即便是身体上的劳累和贫困,也不能掩盖诗人内心的纯净和澄明。
最后,“他年文苑传,应不漏吾名”,诗人对于个人文学成就抱有一定的自信,希望自己在未来的文学史上能够占据一席之地,不被遗忘。这既是对个人的肯定,也反映了诗人对于个人价值实现的渴望。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景物与内心世界的交织,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心境。
小儿著鞭鞭土牛,学翁打春先打头。
黄牛黄蹄白双角,牧童绿蓑笠青箬。
今年土脉应雨膏,去年不似今年乐。
儿闻年登喜不饥,牛闻年登愁不肥。
麦穗即看云作帚,稻米亦复珠盈斗。
大田耕尽却耕山,黄牛从此何时闲。
玉池吹醒芙蓉醉,回头红粉都无味。
秋宫人去金钱飞,过我茅茨若相慰。
起来采采为三嗅,犹是上天风露气。
餐英端可拔浊俗,南山在眼令人喟。
幽人所知晚节好,历历青蕊开犹未。
竹叶且与时一中,梅花后生来可畏。
乱鸦啼散玉屏空,一枕新凉一扇风。
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叶月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