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依韵酬吴安道学士见寄》
《依韵酬吴安道学士见寄》全文
宋 / 范仲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圣君贤相正弥纶,谏诤臣微敢徇身。

但得葵心长向日,何妨骛足未离尘。

岂辞云水三千里,犹济疮痍十万民。

宴坐黄堂愧无限,陇头元是带经人。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yùnchóuāndàoxuéshìjiàn
sòng / fànzhòngyān

shèngjūnxiánxiāngzhènglúnjiànzhèngchénwēigǎnxùnshēn

dànkuíxīnchángxiàngfángwèichén

yúnshuǐsānqiānyóuchuāngshíwànmín

yànzuòhuángtángkuìhènlǒngtóuyuánshìdàijīngrén

注释
弥纶:治理,统揽全局。
谏诤:直言规劝。
徇身:只顾自身利益。
骛足:比喻追求,志向。
宴坐:安坐,静思。
带经人:指有学问、懂教育的人,此处可能暗指边疆的儒生。
翻译
圣明的君主和贤能的宰相治理国家,即使微小的谏官也不敢只为自身利益而沉默。
只要能让百姓像向日葵一样永远忠于国家,即使身处世俗也不妨碍我追求理想。
我怎会推辞远离京城去救济百万灾民,哪怕要跋涉千里。
静坐在官署中深感责任重大,愧对那些在边疆带着经书教化百姓的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范仲淹所作的《依韵酬吴安道学士见寄》。诗中,诗人表达了对圣明君主和贤良宰相的赞扬,认为即使作为微小的谏诤之臣,也应忠心不二,像向日葵始终向着太阳一样,不避尘世纷扰。他愿意为了黎民百姓的福祉,即使远行千里,也不辞辛劳。在享受宁静的官署生活时,诗人深感责任重大,自愧不如那些带着经典著作边疆劳作的人。整首诗体现了范仲淹的儒家忠诚与忧民情怀。

作者介绍
范仲淹

范仲淹
朝代:宋   字:希文   生辰:989-1052年

范仲淹(989年8月29日-1052年5月20日),字希文,汉族。苏州吴县人。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幼年丧父,母亲改嫁长山朱氏,遂更名朱说。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范仲淹苦读及第,授广德军司理参军,迎母归养,改回本名。后历任兴化县令、秘阁校理、陈州通判、苏州知州等职,因秉公直言而屡遭贬斥。
猜你喜欢

舟中望匡庐

兹山东南美,植立云霞中。

九叠萦秀色,万古青茸茸。

我怀志灵奇,絓帆喜相逢。

林端望飞瀑,天际数云峰。

香炉紫烟灭,玉镜澄湖空。

飞翠落巾袖,毛发梳天风。

顾此逐行役,无由访仙踪。

长咏远公传,坐忆东林钟。

(0)

杂怨

漾舟采芙蓉,回桡过莲浦。

与君剖莲房,试看谁心苦。

(0)

戚里婿

戚里婿,城贵妃,社内侍。董丞相,无私交,难共事。

台兵不待章奏批,丞相出城君不知。

丞相出,天下惑。君不知,竟何国。

(0)

新丰行

长安风土殊不恶,太公但念东归乐。

汉皇真有缩地功,能使新丰为故丰。

人民不异山川同,公不思归乐关中。

汉家四海一太公,俎上之对何匆匆,当时幸不烹若翁。

(0)

再次

庭窗月落窗户幽,灯影离离照良夜。

吾侪口业不容己,白战相凌未相下。

兰焚膏灭不自惜,绿发红颜暗中泻。

隔床颓呼喜弥明,当坐相讥畏陈亚。

少年心事老人身,风情一夕聊相借。

僵僮误触屏风倒,腊泪半欹灯晕谢。

黄纸红旗竞世尘,青蹊布袜抛江舍。

可怜麋鹿强冠裳,横出终应似姜蔗。

百年勋业安可期,四十头颅那复怕。

郑虔樗散与时违,犹幸曾无官长骂。

(0)

春暮见莺

百花开尽见莺流,一啭能添数种愁。

巧舌傍人何太苦,春光随水已难留。

心惊陌上谁家笛,梦破城南少妇楼。

柳色万行听不断,莫牵诗思到扬州。

(0)
诗词分类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诗人
黄宗会 陈函辉 何胤 薛曜 李致远 留正 刘旦 龙仁夫 钱福 冯应榴 玄觉 刘知几 江标 章纶 柴中行 薛式 戴名世 周锡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