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花开尽见莺流,一啭能添数种愁。
巧舌傍人何太苦,春光随水已难留。
心惊陌上谁家笛,梦破城南少妇楼。
柳色万行听不断,莫牵诗思到扬州。
百花开尽见莺流,一啭能添数种愁。
巧舌傍人何太苦,春光随水已难留。
心惊陌上谁家笛,梦破城南少妇楼。
柳色万行听不断,莫牵诗思到扬州。
这首明代诗人石宝的《春暮见莺》描绘了春天即将逝去时的景象,通过对莺啼的细腻描绘,传达出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淡淡的哀愁。首句“百花开尽见莺流”写出了花儿凋零后,只有黄莺的歌声在流转,暗示了春天的消逝。次句“一啭能添数种愁”强调了莺鸣唤起诗人内心深处的多重愁绪。
“巧舌傍人何太苦”一句,以拟人的手法,形容莺鸟的啼声仿佛在诉说自己的辛劳,也暗示了诗人对时光易逝、人事无常的无奈。接下来,“春光随水已难留”进一步表达了对春光如流水般无法挽留的惋惜。
“心惊陌上谁家笛”描绘了听到远处笛声,诗人的心被触动,引发了更深的思绪,而“梦破城南少妇楼”则借梦境中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或回忆中的人的思念。
尾联“柳色万行听不断,莫牵诗思到扬州”以柳树的绵延不断象征着离愁别绪,告诫自己不要让这种伤感的情绪蔓延到对远方扬州的思念中,暗示了诗人试图自我排解的情感。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莺啼为线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春日将逝的敏感与哀愁,以及对人生的淡淡感伤。
觉海性元澄,云何泡沫聚。
境界风所吹,虚壑自相鼓。
认沤岂全潮,识流匪异体。
谁为达观者,真源亦无取。
水性本无泡,激流遂聚沫。
即异成貌状,消散归虚豁。
君子识根本,安事劳与夺。
愚俗骇变化,横复生欣怛。
倚苍岩、翠藤无路,琅玕芝草谁问。
天风忽振疏林外,睹此烟鬟雾鬓。斜日冷。
倩白虎从容,还上匡庐顶。松花满径。
看银汉回波,石梁飞瀑,一啸万山应。
吴家事,千古风流仙境。何人摹入金粉。
箫声可似秦楼凤,甲帐瑶台偕隐。环佩整。
羡儿女情痴,也有神仙分。清贫自哂。
买十幅云笺,唤谁綵笔,重为写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