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季秋晦日暂厝五节百宜山中作秋招诗五首·其三》
《季秋晦日暂厝五节百宜山中作秋招诗五首·其三》全文
明 / 郭之奇   形式: 乐府曲辞  押[纸]韵

招秋秋日遥,招魂魂在否。

春心散江南,极目犹千里。

秋魂聚海北,伤怀迷尺咫。

风兰动幽壑,霜荷翻碧水。

菲菲上下迎,入抱疑之子。

明明掌上珠,寂寂衾中美。

郁没诸悲魂,悠悠三载矣。

梦帝久难筮,巫阳今孰使。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郭之奇所作的《季秋晦日暂厝五节百宜山中作秋招诗五首》中的第三首。诗中以秋日为背景,通过描绘秋景与内心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季节更替、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逝去之人的怀念。

首句“招秋秋日遥”,以“招秋”二字开篇,既点明了主题,又营造出一种召唤秋意的意境。接下来,“招魂魂在否”一句,将情感引向更深的层次,表达了对逝去之人的思念之情。随后,诗人通过“春心散江南,极目犹千里”和“秋魂聚海北,伤怀迷尺咫”的对比,展现了时间的无情与空间的距离感,同时也暗示了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风兰动幽壑,霜荷翻碧水”两句,运用自然景象的动态变化,象征着生命的流转与季节的更迭,同时也寓含了诗人对生命短暂的感慨。接着,“菲菲上下迎,入抱疑之子”一句,通过细腻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逝去之人的深切怀念,仿佛那些细微的事物都在迎接、拥抱着他心中的那个人。

最后,“明明掌上珠,寂寂衾中美”两句,以比喻的手法,将逝去之人比作掌上的明珠,虽珍贵却已失去光彩,与“寂寂衾中美”形成鲜明对比,进一步强调了怀念与失落的情感。而“郁没诸悲魂,悠悠三载矣”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对逝去之人的哀思,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无奈。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与内心情感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对季节变换、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以及对逝去之人的深深怀念。

作者介绍
郭之奇

郭之奇
朝代:明   字:仲常   号:菽子   籍贯: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   生辰:1607年-1662年

郭之奇(1607年-1662年),字仲常,号菽子,又号正夫、玉溪。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人。为南明大臣,历任南明文渊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相当宰相)兼吏部尚书、兵部尚书,率军转战闽粤滇黔抗清,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在广西桂林为清将韦永福所俘,翌年殉国。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追谥忠节。
猜你喜欢

集句联

比踪豹产;膺姿管苏。

(0)

赠瞿丹禅师联

以文士才华,证辟支果;具神医手段,发菩提心。

(0)

挽郭嵩焘联

湖湘耆旧半凋零,方期鲁殿岿然,典型常奉,骑箕惊遽返,问此后安危何恃,文献何征,惆怅对西风,环顾公私齐洒泪;

孔李通家敦夙好,讵料程门宛在,向往徒殷,遗范最难忘,忆当前冷署欢追,华堂欢宴,昂藏犹北道,眷怀今昔总伤心。

(0)

挽张之洞联

识时俊杰首推公,功全社稷、泽被民生,为名相且是名儒,尚论古人,勋业盖欧阳司马;

劝学篇章能醒世,身系安危、智周中外,总大纲更持大体,新褒天语,哀思遍四海九洲。

(0)

堂联

近承十五叶囊箱,阐发金书玉字;

遥印千乘侯矩矱,优游圣域贤关。

(0)

镇远桥桥门联

天险化康衢,直如海市楼中,现不住法;

河壖开画本,安得云梯关外,作如是观。

(0)
诗词分类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诗人
黄庚 蓝仁 李龏 周孚 范梈 何巩道 夏孙桐 赵完璧 陈子壮 韩日缵 史谨 苏籀 陶宗仪 张吉 吴绮 杨公远 陈樵 韩驹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