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新安侯夫人俞氏挽词》
《新安侯夫人俞氏挽词》全文
宋 / 范成大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蚤兆于凰卜,来嫔驷马车。

夫君宜竹帛,子舍各诗书。

露薤丹旌举,风杨组帐虚。

空馀彤管训,他日照乡闾。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xīnānhóurénshìwǎn
sòng / fànchéng

zǎozhàofèngláipínchē

jūnzhúshèshīshū

xièdānjīngfēngyángzhàng

kōngtóngguǎnxùnzhàoxiāng

注释
蚤兆:早年的预兆。
凰卜:凤凰占卜。
嫔:嫁入王室的女子。
驷马车:古代贵族的豪华马车。
宜:适宜,应当。
竹帛:竹简和丝帛,古代书写材料,象征文化。
诗书:书籍和诗歌,代表知识与教化。
露薤:露水中的韭菜,比喻女子清新脱俗。
丹旌:红色旗帜,象征显赫地位。
组帐:轻纱帷幔。
彤管:红色的笔管,古代女子常用以写诗。
训:教导,训诫。
他日:未来某一天。
乡闾:家乡,邻里。
翻译
早年就通过占卜预示凤凰降临,她将乘坐驷马车而来。
夫君应有文采显赫,子女家中充满书香气息。
她的到来如同红莲旗帜高扬,轻纱帷幔随风飘荡。
只剩下红色的笔管教导后人,未来的日子里照亮家乡邻里。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范成大为新安侯夫人俞氏所作的挽词,表达了对逝者高贵出身、才情出众以及对其身后家庭文化传承的怀念。首句“蚤兆于凰卜”暗示了夫人的婚姻源自吉祥的占卜,暗示她身份尊贵。接下来的“来嫔驷马车”描绘了她嫁入侯门时的豪华排场。

“夫君宜竹帛”赞扬夫人的丈夫有望在历史上留下痕迹,而“子舍各诗书”则强调家庭重视教育,子孙后代将延续书香门第的传统。第五、六句“露薤丹旌举,风杨组帐虚”通过象征性的意象,描绘出葬礼上的庄严肃穆,以及夫人的灵柩被送往远方。

最后两句“空馀彤管训,他日照乡闾”表达了对夫人的教诲如彤管(古代妇女的文具)般珍贵,即使她已离世,她的智慧和影响仍会在未来的日子里照亮家族和乡邻。整体上,这是一首深情而又充满敬意的挽词,展现了诗人对故去夫人的深深怀念和对她家族文化的赞美。

作者介绍
范成大

范成大
朝代:宋   字:致能   号:称石湖居士   籍贯:平江吴县(今江苏苏州)   生辰:1126-1193

范成大(1126年6月26日—1193年10月1日),字至能,一字幼元,早年自号此山居士,晚号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府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诗人。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范成大登进士第,累官礼部员外郎兼崇政殿说书。乾道三年(1167年),知处州。乾道六年(1170年)出使金国,不畏强暴,不辱使命,还朝后除中书舍人。乾道七年(1171年),出知静江府。
猜你喜欢

归雁

北走南征象我曹,天涯迢递翼应劳。

似悲边雪音犹苦,初背岳云行未高。

月岛聚栖防暗缴,风滩斜起避惊涛。

时人不问随阳意,空拾栏边翡翠毛。

(0)

芭蕉

芭蕉为雨移,故向窗前种。

怜渠点滴声,留得归乡梦。

梦远莫归乡,觉来一翻动。

(0)

秋夕

红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0)

杜工部蜀中离席

人生何处不离群,世路干戈惜暂分。

雪岭未归天外使,松州犹驻殿前军。

座中醉客延醒客,江上晴云杂雨云。

美酒成都堪送老,当垆仍是卓文君。

(0)

平城下

饥寒平城下,夜夜守明月。

别剑无玉花,海风断鬓发。

塞长连白空,遥见汉旗红。

青帐吹短笛,烟雾湿昼龙。

日晚在城上,依稀望城下。

风吹枯蓬起,城中嘶瘦马。

借问筑城吏,去关几千里。

惟愁裹尸归,不惜倒戈死。

(0)

乌鹊填应满,黄公去不归。

势疑虹始见,形似雁初飞。

妙应七星制,高分半月辉。

秦王空构石,仙岛远难依。

(0)
诗词分类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诗人
柳泌 开元宫人 阎立本 魏知古 蔡新 薛媛 史青 黄丕烈 颜仁郁 胡令能 曹彪 王继鹏 王翙 崔枢 许宣平 黄式三 查道 蔡寅斗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