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街诗梦卅年痕,又向王城话水村。
小草出山惭欲死,孤云恋日黯无言。
人间龟筴从何问,泉下韦弦定几存?
谁信相随衾影地,哀时长有独醒魂。
横街诗梦卅年痕,又向王城话水村。
小草出山惭欲死,孤云恋日黯无言。
人间龟筴从何问,泉下韦弦定几存?
谁信相随衾影地,哀时长有独醒魂。
这首诗是清朝末年至近代初的陈宝琛所作,题为《净师别于鼓山二十馀年矣顷复相过抚今感旧赋呈》。诗人以三十年前与净师在鼓山的往事为背景,表达了重逢时的感慨和对过去的怀念。
首句“横街诗梦卅年痕”,描绘了诗人回忆起当年与净师在横街上共同度过的诗意岁月,三十载的时光如梦般流转,留下深深的痕迹。次句“又向王城话水村”则将场景转至京城,他们在繁华都市中谈论起昔日宁静的水村生活,流露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小草出山惭欲死,孤云恋日黯无言”运用了象征手法,小草出山象征着诗人自己离开隐居之地,感到羞愧和无力;孤云恋日则表达对净师的依恋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无奈。接下来,“人间龟筴从何问,泉下韦弦定几存?”诗人感叹世间人事变迁,不知昔日的师友情谊是否还能延续,那些曾经的教诲是否还在。
最后两句“谁信相随衾影地,哀时长有独醒魂”揭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患意识,即使身边无人理解,他仍坚守清醒,独自面对时代的哀伤。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往昔的追忆,又有对现实的反思,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底蕴和人生哲思。
视春衫、箧中半在,浥浥酒痕花露。
恨桃李、如风过尽,梦里故人成雾。
临颍美人,秦川公子,晚共何人语。
对人家、花草池台,回首故园咫尺,未成归去。
昨宵听、危弦急管,酒醒不知何处。
飘泊情多,衰迟感易,无限堪怜许。
似尊前眼底,红颜消几寒暑。
年少风流,未谙春事,追与东风赋。
待他年、君老巴山,共君听雨。
精蓝已尘外,飞阁更云端。
只见苍山合,宁知紫宙宽。
客游追汗漫,诗思等巑岏。
大士安禅后,何人此倚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