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净师别于鼓山二十馀年矣顷复相过抚今感旧赋呈》
《净师别于鼓山二十馀年矣顷复相过抚今感旧赋呈》全文
清 / 陈宝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横街诗梦卅年痕,又向王城话水村。

小草出山惭欲死,孤云恋日黯无言。

人间龟筴从何问,泉下韦弦定几存?

谁信相随衾影地,哀时长有独醒魂。

(0)
鉴赏

这首诗是清朝末年至近代初的陈宝琛所作,题为《净师别于鼓山二十馀年矣顷复相过抚今感旧赋呈》。诗人以三十年前与净师在鼓山的往事为背景,表达了重逢时的感慨和对过去的怀念。

首句“横街诗梦卅年痕”,描绘了诗人回忆起当年与净师在横街上共同度过的诗意岁月,三十载的时光如梦般流转,留下深深的痕迹。次句“又向王城话水村”则将场景转至京城,他们在繁华都市中谈论起昔日宁静的水村生活,流露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小草出山惭欲死,孤云恋日黯无言”运用了象征手法,小草出山象征着诗人自己离开隐居之地,感到羞愧和无力;孤云恋日则表达对净师的依恋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无奈。接下来,“人间龟筴从何问,泉下韦弦定几存?”诗人感叹世间人事变迁,不知昔日的师友情谊是否还能延续,那些曾经的教诲是否还在。

最后两句“谁信相随衾影地,哀时长有独醒魂”揭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患意识,即使身边无人理解,他仍坚守清醒,独自面对时代的哀伤。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往昔的追忆,又有对现实的反思,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底蕴和人生哲思。

作者介绍
陈宝琛

陈宝琛
朝代:清

陈宝琛(1848—1935年),字伯潜,号弢庵、陶庵、听水老人。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晚清大臣,学者,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遭部议连降九级,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赋闲期间,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宣统元年(1909年),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1935年卒于京寓,得逊清“文忠”谥号及“太师”觐赠 。
猜你喜欢

刘宗元索余赋愚谷古人以愚自命及命人者多矣余不暇辨姑以二绝言愚之理云·其一

以愚名谷意何如,肯以愚溪认作吾。

天地中间有真我,萧然陋巷不关渠。

(0)

题平心堂

一泓不盈寸,天地同其流。

微风相倾攲,浩浩怀山丘。

牛马已不辨,况能鉴微不。

我欲称物施,舍是将安求。

(0)

子夜歌.和尚友

视春衫、箧中半在,浥浥酒痕花露。

恨桃李、如风过尽,梦里故人成雾。

临颍美人,秦川公子,晚共何人语。

对人家、花草池台,回首故园咫尺,未成归去。

昨宵听、危弦急管,酒醒不知何处。

飘泊情多,衰迟感易,无限堪怜许。

似尊前眼底,红颜消几寒暑。

年少风流,未谙春事,追与东风赋。

待他年、君老巴山,共君听雨。

(0)

题华藏环峰阁

精蓝已尘外,飞阁更云端。

只见苍山合,宁知紫宙宽。

客游追汗漫,诗思等巑岏。

大士安禅后,何人此倚栏。

(0)

送朱郎中得谢归淮南二首·其一

一束衣冠四十春,公今收得自由身。

朱颜出仕看同辈,白发归荣有几人。

何处觅金分素里,只闻行路羡清尘。

扁舟急解随河缆,犹恐京埃污葛巾。

(0)

南轩小桃盛开皆言群花未发而此独先之偶成短篇呈诸君

紫萼红英细细装,新枝短短旧枝长。

未经晓日谁言艳,可藉春风自有香。

却恐折残妨把酒,若为遮住莫临墙。

关中气候由来晚,二月花开岂是忙。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诗人
韩琮 韩菼 江万里 钱大昕 魏禧 冯梦祯 陈抟 王居安 陈寿祺 甄龙友 归子慕 刘泾 载湉 支遁 张协 蔡元定 冯延登 杨师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