愁满关山,又吹得、芦花雪深。
西楼外、天低水涌,龙挟秋吟。
回首人间无此曲,数峰江上落馀音。
似断云、飞絮两悠悠,何处寻。
江南路,晴又阴,声韵改,泪盈襟。
自中郎去后,羽泛商沈。
牛背斜阳添别恨,鸾胶秋月续琴心。
待醉骑、黄鹤度苍寒,霜满林。
愁满关山,又吹得、芦花雪深。
西楼外、天低水涌,龙挟秋吟。
回首人间无此曲,数峰江上落馀音。
似断云、飞絮两悠悠,何处寻。
江南路,晴又阴,声韵改,泪盈襟。
自中郎去后,羽泛商沈。
牛背斜阳添别恨,鸾胶秋月续琴心。
待醉骑、黄鹤度苍寒,霜满林。
这首《满江红·风前断笛平韵》是宋代词人彭芳远的作品,以笛声为引,抒发了词人的离愁别绪和对远方友人的深深思念。开篇“愁满关山,又吹得、芦花雪深”,描绘出一幅凄凉的画面,笛声在寒冷的关山间回荡,如雪中的芦花般深深触动人心。
“西楼外、天低水涌,龙挟秋吟”进一步渲染了秋天的萧瑟氛围,仿佛龙吟般的笛声融入秋水,低沉而悠长。接下来,“回首人间无此曲,数峰江上落馀音”表达了词人对往昔与友人共赏笛声的美好回忆,如今却只能在江上峰峦间听到余音,倍感孤独。
“似断云、飞絮两悠悠,何处寻”运用比喻,将笛声比作断云和飞絮,飘渺不定,寻找无处,表达了词人对友人的追寻之情。下片转而写江南的天气变化和笛声的音韵变化,以及自己因思念而泪湿衣襟。
“自中郎去后,羽泛商沈”借典故表达友人离去后的哀伤,中郎指蔡邕,羽泛商沈则暗示音律的悲凉。接着,“牛背斜阳添别恨,鸾胶秋月续琴心”通过牛背夕阳和秋夜月色,进一步深化了离别的愁苦,以及试图用音乐来维系情感的执着。
结尾“待醉骑、黄鹤度苍寒,霜满林”描绘出词人渴望借酒消愁,希望能乘着黄鹤穿越寒冷的树林,但最终只能面对满林霜华,寓意着无法逃离的现实和深深的哀愁。整首词情感深沉,意境凄美,展现了词人对友情的珍视和离别的无奈。
亦复何伤,终不掩、文章光价。
曾抵突、不知屈宋,何论沈谢。
一曲楚声愁筑破,半生情泪如铅洒。
尽腹中、容得百千人,如卿者。好觅个、西村罅。
竟须在、南山下。结斩蛟射虎,疏狂之社。
梦里悲欢槐国蚁,世间得丧邻翁马。
语前驺、叱驭且从容,余归也。
画苑词场,数侪辈、君才横出。
论戈法、韭花虿尾,尽推遒密。
九殿争传鹦鹉赋,重瞳亲奖龙蛇笔。
更岐王、含笑看挥完,绫千匹。熬不熟,仙家漆。
黏不住,天边日。叹篱还采菊,里仍呼栗。
醉斫月中一片桂,闲收雨后三峰术。
尽清狂、舍此问成仙,无他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