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蝶恋花.五月词仍用前韵八首·其四》
《蝶恋花.五月词仍用前韵八首·其四》全文
清 / 陈维崧   形式: 词  词牌: 蝶恋花

五月荆南新涨至。一片茭芦,总把川光翳。

阁外溪风来也未,阴阴先作铿鍧势。

水郭涟漪逾十里。买件蓑衣,走入渔翁队。

日落笛声篷背起,封侯不换垂纶戏。

(0)
鉴赏

这首《蝶恋花》描绘了五月时节荆南地区江水上涨,茭芦遮蔽川光的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水边的自然风光和渔人生活的场景。

首句“五月荆南新涨至”,点明时间与地点,五月正是江南水涨之时,江水漫过河岸,带来生机勃勃的气息。接着“一片茭芦,总把川光翳”一句,通过“一片”与“总把”两个词,生动地描绘出茭芦在江面上蔓延生长,遮挡了江面的景色,形成了一幅独特的画面。

“阁外溪风来也未,阴阴先作铿鍧势”则进一步渲染了环境氛围。阁外的溪风似乎还未完全吹起,但空气中已经弥漫着一种即将爆发的力量感,预示着一场可能的风雨即将到来。这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自然界的风赋予了情感色彩,增加了诗歌的生动性和感染力。

接下来,“水郭涟漪逾十里。买件蓑衣,走入渔翁队”几句,描绘了水边小镇的景象。涟漪荡漾的水面延伸了数里之遥,一位渔翁穿着蓑衣,融入了捕鱼的队伍中。这一场景既展现了渔人劳作的日常,也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

最后,“日落笛声篷背起,封侯不换垂纶戏”两句,以日落时分的笛声作为收尾,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充满诗意的氛围。渔人以垂钓为乐,即便有机会成为高官显贵(封侯),也不愿放弃这份简单而纯粹的乐趣。这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亲近自然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整体而言,这首《蝶恋花》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五月时节荆南地区的自然风光和渔人生活的情趣,充满了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陈维崧

陈维崧
朝代:清   字:其年   号:迦陵   籍贯:宜兴(今属江苏)   生辰:1625~1682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
猜你喜欢

田家

田家三伏时,农务方未已。

日中毛发焦,苦身事耘耔。

岂不愿休息,维草起宅矣。

格泽古所无,力作犹难恃。

民生实在勤,艰难有如此。

(0)

题山水

霜落江南木叶丹,滔天波浪一舟还。

何人得似林中叟,目送浮云过远山。

(0)

次韵写怀送叔贞之成都十七首·其八

每怀樗散郑司户,喜看?梓作孙枝。

气清似得江山助,才异休令匠石疑。

(0)

入山后览定水仰山二上人并吴讲师次予发成都绝句韵因复次韵述事言怀·其八

山行十日只逢僧,尽道蒙恩报未曾。

共上峨眉望宫阙,祥云五色绕三层。

(0)

入山后览定水仰山二上人并吴讲师次予发成都绝句韵因复次韵述事言怀·其六

千寻古木巳无柯,万丈深渊不起波。

此日胜游他日记,落花时节到中峨。

(0)

无题·其三

伯兄海上思相见,幼子山南忆别离。

两地关心归未得,夜看云汉立多时。

(0)
诗词分类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诗人
宝鋆 孟简 林之奇 陈文烛 崔护 颜师古 周子义 石达开 文震亨 赵桓 薛令之 范缜 邢邵 韩缜 于良史 黄龟年 王应麟 钱士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