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访淮阴迹,犹存漂母祠。
千秋无霸业,一饭有遗思。
草带王孙恨,蝉馀国士悲。
飘零吾自笑,寄食好依谁。
为访淮阴迹,犹存漂母祠。
千秋无霸业,一饭有遗思。
草带王孙恨,蝉馀国士悲。
飘零吾自笑,寄食好依谁。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罗奕佐所作的《漂母祠》。诗中通过对淮阴侯韩信与一位老妇人(即漂母)之间故事的回顾,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感慨以及对人性善良的赞美。
首联“为访淮阴迹,犹存漂母祠”点明了主题,诗人为了追寻韩信的足迹,来到了漂母祠前。漂母祠的存在,仿佛在诉说着一段历史的痕迹。
颔联“千秋无霸业,一饭有遗思”揭示了韩信虽未成就霸业,但那一饭之恩却让他铭记于心,成为了他人生中的重要转折点。这里通过对比,突出了韩信对漂母之恩的感激之情。
颈联“草带王孙恨,蝉馀国士悲”运用象征手法,以草的生长和蝉的鸣叫,分别象征着韩信内心的痛苦与国士的悲哀。这里的“王孙恨”和“国士悲”既是对韩信个人命运的感叹,也是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一种批判。
尾联“飘零吾自笑,寄食好依谁”表达了诗人对韩信命运的同情与感慨。韩信一生飘零,寄食他人,最终却未能找到真正的归宿。这不仅是对韩信的同情,也是对当时社会现象的一种反思。
整首诗情感深沉,借古喻今,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追忆,反映了诗人对人性、命运和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
芙蓉堂前春水绿,芙蓉堂后春花开。
芙蓉堂中醉歌舞,芙蓉堂下车如雷。
轻舟弄水买一笑,游人竞逐墙阴来。
浪痕不受尘滓涴,东风吹入黄金杯。
鞦韆欲上綵绳稳,老翁稚子连声催。
遨头春思浓似酒,剧饮谁能问升斗。
博山香软珠帘低,坐客请行时被肘。
觥筹交错兴未已,更著山殽并野蔌。
归来门巷影散乱,舍南舍北黄埃走。
轻衫短帽亦不恶,追欢岂落醉翁后。
小姬顾盼扬秋波,十十五五细马驮。
红旗夹道映斜日,金钗坠处肩相摩。
旁观定自双眼饱,但见两脸生微涡。
从今湖上愈清好,纤腰长袖成奔梭。
冥搜付与纸上语,朱颜为我商声歌。
愿公归侍玉皇侧,更向西湖弄春色。
《临川洪守游南湖命予赋诗》【宋·徐恢】芙蓉堂前春水绿,芙蓉堂后春花开。芙蓉堂中醉歌舞,芙蓉堂下车如雷。轻舟弄水买一笑,游人竞逐墙阴来。浪痕不受尘滓涴,东风吹入黄金杯。鞦韆欲上綵绳稳,老翁稚子连声催。遨头春思浓似酒,剧饮谁能问升斗。博山香软珠帘低,坐客请行时被肘。觥筹交错兴未已,更著山殽并野蔌。归来门巷影散乱,舍南舍北黄埃走。轻衫短帽亦不恶,追欢岂落醉翁后。小姬顾盼扬秋波,十十五五细马驮。红旗夹道映斜日,金钗坠处肩相摩。旁观定自双眼饱,但见两脸生微涡。从今湖上愈清好,纤腰长袖成奔梭。冥搜付与纸上语,朱颜为我商声歌。愿公归侍玉皇侧,更向西湖弄春色。
https://shici.929r.com/shici/LDzWE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