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江三十里,独坐忽闻潮。
夜半月初上,秋来木未彫。
鱼龙吹浪近,风雨入城遥。
壮士知何限,茫茫共此宵。
离江三十里,独坐忽闻潮。
夜半月初上,秋来木未彫。
鱼龙吹浪近,风雨入城遥。
壮士知何限,茫茫共此宵。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晚在武林旅途中所见的江边景象,充满了深沉的意境与情感。
首句“离江三十里,独坐忽闻潮”,开篇即点明地点与情境,诗人独自坐在距离江边三十里的地方,突然听到了潮水的声音,营造出一种孤寂而又充满自然力量的氛围。
“夜半月初上,秋来木未彫”两句,将时间推进至夜晚,月亮初升,秋意渐浓,树木尚未凋零,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凉意的秋夜图景。
“鱼龙吹浪近,风雨入城遥”则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动态与变化。鱼龙在近处的江面上吹起波浪,暗示着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而远处的风雨,则预示着即将到来的变化与挑战。
最后,“壮士知何限,茫茫共此宵”表达了诗人对人生与命运的深思。在这样一个广阔的夜晚,无论是壮志满怀的英雄还是平凡的旅人,都在共同经历着这无尽的夜晚。这句话既是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也是对所有生命状态的共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邃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时间以及人生哲理的独特感悟,引人深思。
重叠云衣,微茫雁影,短篷稳载吴雪。
霜叶敲寒,风灯摇晕,棹歌人语呜咽。
拥衾呼酒,正百里、冰河乍合。
千山换色,一镜无尘,玉龙吹裂。
夜深醉踏长虹,表里空明,古今清绝。
高台在否,登临休赋,忍见旧时明月。
翠消香冷,怕空负、年芳轻别。
孤山春早,一树梅花,待君同折。
旧学虚蒙一字褒,暮年曾得拜江皋。
丹砂雅意成前约,玩印连章避左曹。
事业略曾随手见,死生应叹有身劳。
只今蜕迹西林去,始得先生蚤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