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不满百,忧患况中年。
藜苋工为祟,参苓那得钱。
不虞波及晋,聊复火攻燕。
一笑遭秦厄,残书累腹便。
人生不满百,忧患况中年。
藜苋工为祟,参苓那得钱。
不虞波及晋,聊复火攻燕。
一笑遭秦厄,残书累腹便。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方岳的作品,名为《灼艾》。从字里行间,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深沉的忧虑和对生活的无奈。
“人生不满百,忧患况中年。”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的短暂和中年时期忧患缠身的感慨。古人认为人寿七十,而这里说“不满百”,则是强调生命之短。在这个基础上,中年本应是精力充沛、事业有成的时候,却反而是忧虑重重。
“藜苋工为祟,参苓那得钱。”这里通过对药材藜苋(一种草药)和人参的描述,抒发了对物质生活困顿的哀叹。藜苋与人参都是珍贵的中药,但即便如此,也难以换取足够的金钱来改善生活状况。
“不虞波及晋,聊复火攻燕。”这两句通过历史事件的引用,表达了诗人对于战乱频仍、人民苦难的深切感受。“不虞波及晋”可能指的是历史上的某次战争,而“聊复火攻燕”则是对另一场战事的描述。这里展现了诗人对于和平生活的渴望。
最后,“一笑遭秦厄,残书累腹便。”这一句通过对古代暴君秦始皇焚书坑儒事件的回忆,表达了诗人对知识传承断绝、文化浩劫的悲哀。同时,“累腹”可能暗喻着诗人的内心之痛苦。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生活困顿和历史战乱的反思,展现了一种深刻的人生感悟和时代忧虑,是一篇充满了哲理与情感的佳作。
江西道院赋金华,近日当涂共两家。
更著崆峒三道院,只销卧治醉莺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