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中兴相,名高北斗南。
茂弘恢远量,安石畅玄谈。
六策陈丹扆,三休寄梦庵。
人亡今孰赖,忧国意如惔。
文武中兴相,名高北斗南。
茂弘恢远量,安石畅玄谈。
六策陈丹扆,三休寄梦庵。
人亡今孰赖,忧国意如惔。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子翚所作,名为《李丞相挽诗三首(其二)》。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在赞美李丞相的品德和才能,同时也流露出对失去这样一位贤相的哀伤与国家的忧虑。
“文武中兴相,名高北斗南。” 这两句描绘了李丞相不仅在文学上有成就,在武功上也有所建树,其声誉之高,如同北斗星辰一般显赫。"茂弘恢远量,安石畅玄谈。" 这两句表达了李丞相的胸襟开阔,学识渊博,能够从容不迫地进行深邃的讨论。
“六策陈丹扆,三休寄梦庵。” 这两句则描绘了诗人对李丞相政治才能和生活情趣的怀念,"六策"可能指的是治国安邦的方略,而"三休"则是对其平易近人的性格的一种写照。
“人亡今孰赖,忧国意如惔。” 最后两句流露出诗人面对李丞相去世后的哀伤和对于国家未来命运的担忧。"人亡"指的是李丞相的逝世,而"孰赖"则是在问现在谁还能依赖,表达了诗人对其所承载的重托与无奈。"忧国意如惔"则是诗人的忧虑之情,无不透露出对国家未来的深切担忧。
整首诗通过对李丞相品德、才能和生活的描绘,以及对其离世后的哀伤表达,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与高超的艺术造诣。
柿垂黄尚微,枣熟赤可剥。
新梨接亦成,实大何磊落。
累累如碧罂,器宇极恢廓。
悬枝细恐折,植竹仰撑托。
露下色渐变,逼霜味不酢。
采摘置中筵,气压百果弱。
忆昔壮少时,酒酣病痟作。
取食不论数,甘寒胜发药。
今嗟老且病,滋味意彫索。
对之未能忘,欲探引复却。
晴檐午景暄,尚或思咀嚼。
齿朽齧亦难,把玩时自噱。
去年送君走边州,今年送君入蜀道。
上官南北不自知,风卷孤云离海峤。
场屋争飞二十年,垂翼空归叹潦倒。
绿衣晚出外家来,一命初忻慰枯槁。
忆昨当途数论荐,谓君逸足须腾趠。
故为羁絷尚淹蟠,区区课额量登耗。
辞尊有义不辞卑,屈身斗禄贫亲老。
蒙峰正在岷山西,新月残时行始到。
连江地暖春无雪,天际春来气常早。
君今此去春已尽,江山绿满花枝少。
人生离别难为情,莫恋异乡风景好。
杜鹃忽傍耳边啼,回首秦川泪斑草。
晨炊未登盘,饥肠已戚戚。
欲问堂上人,先闻发叹息。
苟念一饷饥,况艰终岁食。
茫茫九州间,几人悲罄室。
吾欲呼天工,驱雷驾云龙。
十日一风雨,五谷年常丰。
佩刀化为农,孙哺百岁翁。
完助阴阳功,不顾吾盘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