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杂诗·其一》
《杂诗·其一》全文
宋 / 李复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猗兰生幽林,秀叶凝绿滋。

含芬静不发,默与清风期。

美人闲婉娈,遗世从云螭。

袖中双珠明,照人冰玉姿。

群动溺忧患,閟光无同嘻。

寂寥岁将晚,独往歌紫芝。

(0)
翻译
兰花生长在幽深的树林中,秀美的叶子凝聚着翠绿的生机。
它含苞待放,静静地期待着清风的到来。
美丽的女子娴静柔美,超脱尘世,如云中的神龙。
她的衣袖中藏着两颗明亮的珍珠,照亮了她如冰似玉的容颜。
世间万物沉溺于忧虑,只有她独自享受这份宁静,不与他人同乐。
随着岁月的寂静流逝,她独自唱起紫芝之歌,度过这孤寂的时光。
注释
猗兰:兰花。
幽林:幽深的树林。
秀叶:秀美的叶子。
凝绿滋:凝聚翠绿的生机。
含芬:含苞待放。
清风期:期待清风。
美人:美丽的女子。
婉娈:娴静柔美。
云螭:云中的神龙。
袖中双珠:衣袖中的珍珠。
閟光:隐藏光芒。
无同嘻:不与他人同乐。
寂寥:寂静。
岁将晚:岁月将逝。
紫芝:紫芝之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和情感。开篇“猗兰生幽林,秀叶凝绿滋”写的是兰花生长在深邃的森林中,其叶片鲜嫩、色泽浓郁,显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和欣赏。

接下来的“含芬静不发,默与清风期”表达了兰花虽有香气却不随风散发,而是默默地与清风为伴。这不仅写出了兰花的高洁性,更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淡泊和宁静。

“美人闲婉娈,遗世从云螭”中的“美人”并非实指,而是一种意境的描绘,代表着一种超脱世俗、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他们不为世俗纷争所扰,仿佛随云游走于天地之间。

“袖中双珠明,照人冰玉姿”则是对这种超凡脱俗生活的一种比喻,珠光映照,象征着美好而清冷的品格和气质。

然而,即便在这样的宁静与美好之中,也不免有世间忧患如“群动溺忧患”的干扰。这表明诗人虽然追求超脱,但也并非完全不知世事。

最后,“閟光无同嘻。寂寥岁将晚,独往歌紫芝”中,“閟光”指的是难以与他人共享的光彩和境界。而“寂寥岁将晚,独往歌紫芝”则表达了诗人在年华将尽之际,仍然坚持个人的追求和理想,不随波逐流,这里的“紫芝”象征着仙草,也暗指着超凡脱俗的境界。

总体而言,此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以及对人生境遇的反思,展现了一种高洁、宁静且追求超脱世俗纷争的人生态度。

作者介绍

李复
朝代:元

猜你喜欢

赋得暗尘随马去

春夕丽春灯,芳尘似有情。

难随罗袜缓,却逐马蹄轻。

高缕迷鞍浅,低光影镫平。

酒家莫留系,一夜遍都城。

(0)

寄尚宾因借石磬

南明栖息久,凡著几何书。

夜峡月生石,朝窗云入疏。

特悬孤磬在,时扣万山虚。

自笑耽清物,持来一借予。

(0)

梅花引

君不见西汉梅子真,精魂化作花中神。

君不见开元宋广平,辞语采得花中英。

铁石心肠赋偏丽,神仙风韵气独清。

江南十月芳信早,萼绿花开照晴昊。

玉树皎如冰雪明,诗人吟到乾坤老。

万松岭下月昏黄,忽忆故人天一方。

折得繁花无使将,空山月落遥相望。

霜寒野迥闻残角,撩乱漫空香雪落。

长啸曾惊洞口猿,高吟欲借山头鹤。

几回踏雪过溪桥,满眼白云寒欲飘。

倚竹相看攲翠袖,归来三日香不消。

扬州岁晚花犹盛,闻说东皇消息近。

笑问花神不肯应,为君倾倒酬清兴。

我歌梅花引,劝饮君莫辞。

大羹调以黄金鼎,旨酒酌以白玉卮。

气转洪钧在顷刻,挽回春意非君谁。

(0)

罗敷词

青青陌上桑,盈盈桑下女。

行行逢使君,驻马前致语。

答云秦罗敷,采桑事勤苦。

夫为侍中郎,久宦在公府。

君意一何痴,妾身自有主。

彩凤在高冈,雎鸠在中渚。

物微知所托,去去莫延伫。

绿叶已盈筐,蚕饥日将午。

(0)

又宁化寺

珠林胜境梵王家,冠盖同游日未斜。

碧殿窗寒龙听法,绀园霜霁鹿衔花。

香焚宝鼎随青蔼,乐奏钧天隔彩霞。

却忆先人曾驻节,西风泪洒倍咨嗟。

(0)

送王府尹致仕

十年京兆播声华,引老东归托兴赊。

辞阙又沾新雨露,望乡遥指旧烟霞。

壮人行色村村柳,满眼春光处处花。

清暇好寻沂水乐,故庐元近仲尼家。

(0)
诗词分类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诗人
洪升 慧远 丁日昌 钱俶 徐淑 萧泰来 张志和 神秀 薛昭蕴 韩崶 刘绘 陈克家 端木国瑚 朱服 薛稷 孔融 文益 李存勖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