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眼当今万景随,登台殢酒不关诗。
从教四野风烟合,未必荒园草木知。
玉岫插天开岳顶,水波流月照江湄。
一巾华发吾何醉,故旧携壶汎菊时。
老眼当今万景随,登台殢酒不关诗。
从教四野风烟合,未必荒园草木知。
玉岫插天开岳顶,水波流月照江湄。
一巾华发吾何醉,故旧携壶汎菊时。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高望远的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的交融。首句“老眼当今万景随”以“老眼”点明诗人年岁已高,却依然对周围世界保持敏锐的观察力,展现出一种超脱于年龄之上的精神状态。接着,“登台殢酒不关诗”则透露出诗人饮酒赏景时的闲适与自在,似乎在这一刻,酒与景成为了心灵的寄托,而非创作的源泉。
“从教四野风烟合,未必荒园草木知”两句,运用对比手法,一方面描绘了广阔的自然景象,另一方面则暗示了自然界的无意识,强调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微妙关系。诗人似乎在思考,尽管外界风烟四起,但是否所有的草木都能感知到这份变化?这种疑问中蕴含着对生命意义的探索。
接下来,“玉岫插天开岳顶,水波流月照江湄”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山水画卷,山峰直插云霄,仿佛与天空相连,而水面映照着月光,静谧而美丽。这两句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雄伟与宁静,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对美的追求。
最后,“一巾华发吾何醉,故旧携壶汎菊时”表达了诗人面对时光流逝、人生易老的感慨。头戴巾帽,满头华发,诗人似乎在回忆与友人的相聚时刻,那时他们一同举壶赏菊,共度佳节。这一句既是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是对友情与岁月流转的深刻体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邃的情感世界。
金溪有金源,昔我未尝造。
因逢吴道士,言此山水好。
金僧来自蜀,所至事幽讨。
地名适相符,结茅遂栖老。
一朝入石塔,千载锢其宝。
白云何漫漫,流水亦浩浩。
相传石井头,鞋迹犹可考。
安知斯塔内,岁久骨应槁。
龛灯长不灭,落叶风自扫。
山僧具茗酌,言话颇知道。
请题壁间诗,兹行殊草草。
所欣得二赵,登览散中抱。
日午饷田家,壶觞共倾倒。
素心惬清赏,恨不避喧早。
偶寻幽侣出,徵逐非所好。
归途霜月下,谯鼓更渐报。
明朝人事乖,相望不可到。
君不见游尘着空生九州,人其中间悬两眸。
杨花化萍无根蒂,风消水长东西流。
红南下湿人易老,过尽岁年还草草。
长留白日照人间,榆柳浮生转枯槁。
毬纹带绕千花黄,青娥攒眉眉细长。
莫言一尊千万寿,乃翁身命属渠手。
长安城中鬼笑人,水底纸钱能不朽。
今人不见古人心,古人不见今人事。
天上若无长生人,即是古人都尽死。
金凫银雁满江湖,神光夜夜开黄垆。
年经月纬三百卷,平生欲作何人书。
古人去去留不得,我些古人三太息。
今人莫诧山石牢,更后十年人不识。
问春春不语,谩新绿、满芳洲。
记历历前游,看花南陌,命酒西楼。
东风翠红围绕,把功名、一笑付糟丘。
醉里了忘身世,吟边自负风流。风流。莫莫复休休。
白发渐盈头。怅十载重来,略无欢意,惟有闲愁。
多情向人似旧,但小桃、婀娜柳纤柔。
望断残霞落日,水天拍拍飞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