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翁七十如童儿,置书不观事游嬉。
园中垒瓦强名塔,庭下埋盆聊作池。
青蒲红蓼共掩映,病棕瘦竹相扶持。
衰颓已作老骥卧,来往尚如黄犊驰。
但知身存百无害,莫问老健能几时。
汝勤挟筴乃堪笑,且共饭豆羹秋葵。
老翁七十如童儿,置书不观事游嬉。
园中垒瓦强名塔,庭下埋盆聊作池。
青蒲红蓼共掩映,病棕瘦竹相扶持。
衰颓已作老骥卧,来往尚如黄犊驰。
但知身存百无害,莫问老健能几时。
汝勤挟筴乃堪笑,且共饭豆羹秋葵。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年逾七旬的老翁,心态却如同孩童般活泼。他不再专注于读书,而是热衷于游玩和嬉戏。他在园中堆砌瓦砾自称为塔,庭前挖坑种盆当作池塘,生活充满童趣。园中的青蒲、红蓼与病弱的棕竹、瘦竹相互映衬,呈现出一种顽强的生命力。尽管身体已显衰老,行动如老马伏枥,但他依然精神焕发,犹如黄犊般奔腾不息。他深知只要活着就无需忧虑太多,不问自己还能活跃多久。诗人借此调侃那些勤奋读书的儿子,建议他们不如享受当下,共餐粗食如豆羹秋葵,过一种简单而快乐的生活。整首诗流露出诗人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中枢多暇日,小圃占秋光。
雕玉新成槛,繁金乍泛觞。
陶篱侵柳色,罗宅掩兰芳。
芝影连虚室,萱丛接后堂。
傅岩犹借雨,丰岭未飞霜。
温树遍分荫,芸签亦斗香。
交枝迷露井,坠叶点横塘。
桐录知延寿,千龄奉紫皇。
闻说华林院,名将阙里偕。
生徒似东鲁,书籍胜西斋。
俎豆儒风盛,埙篪乐韵谐。
门闾双桂茂,编秩九流排。
讲学搴纱幕,题诗挂粉牌。
荀陈传旧族,游夏结同侪。
红实洲生橘,清阴世种槐。
夜蟾穿户牖,晴瀑泻岩崖。
远客来千里,新恩出两阶。
横经定何日,凭此寄幽怀。
藩阃分忧重,关山去路赊。
含香滞郎署,乘驲倦天涯。
土贡千头橘,神祠万里沙。
金碑纪风物,宝瑟怨年华。
粉箨斑文簟,云腴紫笋芽。
民田两岐麦,郡圃四时花。
别恨休攀柳,归期待及瓜。
鳣庭有遗训,清白自传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