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远云凝岫,妆馀黛散钿。
缥囊承晓露,翠盖拂秋烟。
响慕非葵比,彫零在槿先。
才供少顷玩,空废日高眠。
望远云凝岫,妆馀黛散钿。
缥囊承晓露,翠盖拂秋烟。
响慕非葵比,彫零在槿先。
才供少顷玩,空废日高眠。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早春景象,诗人以精致的笔触捕捉了自然之美。"望远云凝岫,妆馀黛散钿"一句中,“云凝岫”形象地展现了山峦缭绕的云雾,而“妆馀黛散钿”则细腻地描摹了花朵间微妙的光影变化,展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洞察。
"缥囊承晓露,翠盖拂秋烟"这两句通过“缥囊承晓露”的意象,传达出晨露滋润植物的生机与湿润感,接着“翠盖拂秋烟”则描绘了一片叶间透出的朦胧轻雾,这些细节展现了诗人对早春景致的细腻刻画。
"响慕非葵比,彫零在槿先"两句中,“响慕非葵比”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界中声音美妙而独特的赞赏,而“彫零在槿先”则是对花开先后顺序的描写,这里“槿”指的是紫藤,通过这些细节展示了诗人的审美观点和对植物生长规律的了解。
"才供少顷玩,空废日高眠"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短暂而美好的早春景象,虽然只是“少顷”即逝,但却是诗人内心深处的珍贵回忆。同时,“空废日高眠”则传递出一种对时间流逝和生命无常的感慨。
整首诗以其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早春自然界的美丽与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多彩。
万点飞泉下白云,似帘悬处望疑真。
若将此水为霖雨,更胜长垂隔路尘。
四月南风大麦黄,枣花未落桐阴长。
青山朝别暮还见,嘶马出门思旧乡。
陈侯立身何坦荡,虬须虎眉仍大颡。
腹中贮书一万卷,不肯低头在草莽。
东门酤酒饮我曹,心轻万事如鸿毛。
醉卧不知白日暮,有时空望孤云高。
长河浪头连天黑,津口停舟渡不得。
郑国游人未及家,洛阳行子空叹息。
闻道故林相识多,罢官昨日今如何。
落落高照明气四骞,梵行诸天周回十方。
无量大神皆由我身,我有洞章万遍成仙。
仙道贵度鬼道相连,天地眇莽秽气氛氛。
三界乐兮过之常存,身入我界体入自然。
此时乐兮薄由我恩,龙汉荡荡何能别真。
我界难度故作洞文,变化飞空以试尔身。
成败懈退度者几人,笑而不度故为歌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