吁嗟乎春归。奈匆匆不住,轻送芳菲。
几处园林池馆,落红霏霏。无意绪,裁春衣。
想去年、百花开时。
记剪烛山楼,看花古寺,回首梦依稀。
谁能禁,东风吹。倚栏干几曲,心与时违。
又是杨花糁径,海棠垂丝。春已去,人如斯。
更那堪、幽思空悲。对芳草深庭,帘拢未垂双燕飞。
吁嗟乎春归。奈匆匆不住,轻送芳菲。
几处园林池馆,落红霏霏。无意绪,裁春衣。
想去年、百花开时。
记剪烛山楼,看花古寺,回首梦依稀。
谁能禁,东风吹。倚栏干几曲,心与时违。
又是杨花糁径,海棠垂丝。春已去,人如斯。
更那堪、幽思空悲。对芳草深庭,帘拢未垂双燕飞。
这首《寿楼春·送春》是清代女词人顾太清所作,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春天即将逝去的哀愁与不舍。
开篇“吁嗟乎春归”,一声叹息,表达了对春天离去的感慨。紧接着“奈匆匆不住,轻送芳菲”,感叹春天来去匆匆,如同轻风般带走了花香与生机。接下来“几处园林池馆,落红霏霏”描绘了园林中花瓣飘落的景象,渲染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
“无意绪,裁春衣”一句,词人通过自己无心裁制春衣的行为,表达了对春天逝去的无奈和哀伤。“想去年、百花开时。记剪烛山楼,看花古寺,回首梦依稀”回忆起去年花开时节的情景,山楼剪烛、古寺赏花,如今却只能在梦中追寻,流露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
“谁能禁,东风吹。倚栏干几曲,心与时违”面对东风的吹拂,词人无法阻止春天的离去,只能倚靠栏杆,心中与时间背道而驰,表达了一种无力感和孤独感。最后“又是杨花糁径,海棠垂丝。春已去,人如斯。更那堪、幽思空悲。对芳草深庭,帘拢未垂双燕飞”描绘了春天离去后的景象,杨花飘落,海棠垂丝,春已逝去,人亦如此,面对这空荡荡的庭院,词人内心的悲伤更加难以言表。
整首词情感丰富,语言优美,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抒发,展现了词人对春天离去的哀愁与不舍,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