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翁旧住蜀江边,千岁归来一鹤翩。
城郭已非人事改,凄凉遗迹但披仙。
仙翁旧住蜀江边,千岁归来一鹤翩。
城郭已非人事改,凄凉遗迹但披仙。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所作的《和毛君州宅八咏》系列中的第二首,题为《披仙亭》。诗人以仙翁的传说开篇,想象一位长生不老的仙翁曾居住在蜀江畔,千年之后重归,却只见一只孤鹤翩然而至。这里的“千岁归来一鹤翩”描绘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景象,暗示了仙翁与世隔绝的神秘色彩。
接下来,“城郭已非人事改”表达了时光荏苒,人事变迁的感慨,昔日的繁华景象已经不在,只剩下仙翁留下的遗迹。最后一句“凄凉遗迹但披仙”,诗人以“凄凉”二字渲染出一种寂寥与沧桑感,强调了仙踪虽在,但物是人非,只剩下了仙迹供人凭吊。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仙翁的传说和披仙亭的遗迹,寓言式地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人生无常的深沉思考,体现了苏辙诗歌中常见的哲理韵味。
雪残沙软草芽肥,梅萼翻檐柳拂堤。
山色翠连盘瓠石,水声清接武陵溪。
要看抚字归谈笑,且与经行试品题。
我亦钱塘江上去,书林猿鹤共凄凄。